“爱心接力”点亮希望之灯

01.12.2015  15:06

   近年来,在省政府办公厅全力帮扶下,凯里市大风洞乡经济社会取得了较快发展,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已增加到8100元,但是由于全乡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等多方面原因,大风洞乡仍有留守儿童585人,其中120多个属于特困留守儿童,需要重点关注。

  几年来,为帮助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省政府办公厅多次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捐资助学活动。今年7月开始,分三个批次,针对不同贫困程度,对全乡考入大学的近20名贫困学生进行了资助。为了让捐资助学活动发挥更大综合效益,驻村工作队决定开展“爱心接力”活动,号召受到资助的大学生担任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爱心接力使者”,结对帮扶本村或邻村一名留守儿童。

  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驻村工作队队长李先进说:“得到资助的这些大学生,曾经有过类似生活经历,更能理解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学习和成长的不易,他们考入大学获得阶段性成功后,正好可以充分发挥榜样作用,与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一起分享成长经验和求学心得,鼓励并辅导弟弟妹妹们努力学习、完成学业,将爱心传递下去。

  今年考上贵州大学的“爱心接力使者”高承军,负责结对帮扶杉树林村的王中华和王胜华两兄弟。高承军说,自己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小时候也没有得到家长的足够关怀,但他会自己调整心态、拥抱生活的心得与结对的留守儿童一同分享,帮助他们快快乐乐成长。

  负责这次“爱心接力”行动联系工作的厅驻村工作队队员、官庄村第一书记孙奕航说:“我联系的今年得到资助的高考学生,都很乐意成为‘爱心接力使者’,去帮助同乡的弟弟妹妹,我们架起这座心灵沟通的桥梁,传递的是爱心和善良,也是温暖与真情。

为健全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常态化关爱机制,省政府办公厅驻村工作队与大风洞乡政府一起,积极建立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社区保护网络,落实村委会监督责任、家庭监护责任和学校监管责任。同时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进行地毯式摸排,针对监护人缺失、辍学、疾病残障等不同情况,积极联系儿童福利院、教育、医疗、民政等机构落实救助措施。

驻村工作队拟定了自己的工作计划,定期会同村干部、学校老师,与特困留守儿童的家长沟通,引导他们多与子女联系,提醒村委会及时将符合条件的特困留守儿童家庭纳入最低生活保障,督促对在校生增发低保金,提高救助水平,确保每个需要帮助的孩子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有关爱。

  据了解,工作队还以关爱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爱心接力”行动为载体,建立了“爱心接力使者”微信群,为受到资助的大学生搭建交流平台,让他们在微信群里交流各自结对帮扶的小故事和心得体会,关心家乡发展变化,增强“爱心接力使者”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省政府秘书长、省政府办公厅党组书记唐德智说:“解决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问题,最好的方法是通过产业扶贫,让农民工就近就业,陪伴孩子健康成长。省政府办公厅的‘爱心接力’,是特殊时期点对点的帮扶,但更多还要靠健全完善机制,靠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的希望之灯才能永不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