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山:打好贵州南大门的禁毒之战 守好一方百姓平安

26.06.2015  21:33

    新华网贵州频道6月26日电 地处贵州南大门的独山,由于历史、地理等原因,是全省毒情形势最为复杂的地区之一,是金三角毒品流入中国的“大通道”之一,因此也是贵州禁毒斗争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

    如果将毒贩比喻为狡猾的“狐狸”,那么缉毒民警就是惩奸除恶的“猎人”。近年来,为严打毒品犯罪,独山县公安机关以“雷霆行动”“百城扫毒”等专项行动为重点,加强毒情研判,采取双向查缉,以打零包与破大案、大排查与大收戒相结合,斩断了一条条毒品运输通道,打掉了一个个危害社会的贩毒团伙, 屡屡创下独山公安缉毒新记录。2014年,缉毒工作受省公安厅表彰,荣立了集体二等功。

缉毒警正在路上查缉。

     17昼夜破武装贩毒 缴枪4支冰毒5.7公斤

    “哧!”一道急刹车声划破了寂静的夜空,几辆小车将一辆奔驰轿车前后左右截断,缉毒民警迅速从车上冲了出来,用枪口死死对准了奔驰车内的毒贩,这是2014年4月3日,独山缉毒民警雷霆出击、勇擒毒贩的一组镜头。

    去年4月,独山县公安局从特巡警、反恐处突大队、交警、禁毒和高交等抽调警力开展为期40天的公路公开查缉专项行动。3日晚9时许,查缉民警在贵新高速独山境内姚家寨服务区逼停了一辆涉嫌贩毒车辆,抓获毒贩2名,缴毒217克。

    为有效打击毒品犯罪源头,独山立即成立专案组对案件展开侦查。4月19日,通过研判,获知广西来宾市两名中年男子欲携带大量毒品到南丹县城贩卖。随后,独山县公安局禁毒大队与广西南丹县公安局禁毒大队联系,并连夜召开案情分析会,对毒品交易地点进行秘密布控。当晚,两省便衣民警确定毒贩交易地点为南丹县城某宾馆。

    4月20日零时许,民警假扮的“买家”进入宾馆房间,与两名卖家准备进行交易。在收到“买家”发来的行动信号后,埋伏在宾馆周围的持枪民警迅速上前合围进行抓捕,一毒贩拼死反抗,咬伤一民警的手臂,但该民警奋力控制,不让其逃脱。2名毒贩被擒获后,民警当场缴获毒品冰毒5.5公斤,仿“五·四”手枪一支、砍刀一把。当时,手枪子弹已上膛。

    经查,来宾市两名韦氏中年男子系同胞兄弟。哥哥是个惯犯,弟弟没有前科。民警通过深挖,又连续作战前往广西来宾,抓获了犯罪嫌疑人两名,枪支三支。

    17个昼夜的连续奋战,民警转战贵州、广西两省区,终于破获了这起武装贩卖毒品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缴毒5.717公斤、仿“五·四”手枪三支、自制来福枪一支,子弹9发。

     1个半月捣毁制毒窝点 缴冰毒86.7公斤 黔南之最

    2014年9月18日,独山县公安局在麻尾毒品检查站开展公开查缉,在对一辆从贵阳开往广西方向的轿车进行检查时发现,车内隐藏有疑似毒品(麻古\冰毒\K粉)共70余克,当场将涉嫌贩卖毒品的犯罪嫌疑人汪某、李某、韦某、赵某四人抓获。

    经审讯,犯罪嫌疑人汪某交代,毒品来源于冯某,随后,独山公安局立即成立专案组进行调查得知,冯某家住遵义市红花岗区忠庄镇,在遵义警方的协作配合下,专案组在忠庄镇展开了蹲点摸排侦查工作。

在遵义冯某家中查获液体毒品。

    经过一个多月的秘密蹲守侦查,专案组民警获悉一条线索:该制贩毒团伙的主要首脑人物冯某在今年上半年开始从浙江购买大量易制毒化学品及制毒设备运回家中,并从四川等地请来“师傅”开始制毒。但由于技术不成熟,加工出来的毒品纯度不够,冯某又从广东等地购买高纯度冰毒及制毒原材料进行加工,还是没成功,当时冯某家中尚储存有大量用化学试剂溶解后的冰毒液体。而警方在调查时还发现,冯某仍在奔赴浙江物色技术更高的“师父”。

    为防止冯某家人销毁或转移这些毒品原材料及液体冰毒,专案组决定收网,并与浙江警方联系同一时间对冯某展开抓捕。

    11月3日,专案组在遵义市警方的大力配合下,成功将这一制毒窝点一举捣毁,抓获犯罪嫌疑人奚某(女,系冯某妻子)和汪某二人,当场在冯某家中查获疑似液体毒品153.7千克,疑似成品冰毒0.5千克以及一大批易制毒化学品及制毒设备,与此同时该窝点的头目冯某已被浙江警方成功抓获。经鉴定,所查获的疑似毒品中基苯丙胺(冰毒)液体86.7千克,麻黄碱液体60千克,其它制毒原料7千克, 所缴获的毒品量是黔南州有史以来单案缴获毒品量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