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民族运动会】独竹漂水上表演单元 乌兰木伦湖上迎“萨玛”女神

12.08.2015  12:46
















(新华社记者张爱林摄)


  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独竹漂项目首日比赛8月10日在鄂尔多斯乌兰木伦湖举行。除了激烈的比赛之外,贵州代表团带来的独竹漂水上表演项目堪称赛场上的一大亮点,为全天紧张的赛程带来了一幅无比清新的风景画。

  据记者了解,独竹漂表演团队的12名女队员和两名男队员均是来自贵州省榕江县民族中学的学生,平均年龄只有15岁。别看他们年龄小,队员们的表演经验可是相当丰富。放眼全国,能展现出高超的独竹漂水上动作的只有这一支队伍。究其原因,都与贵州省天时地利的自然环境与长期专业的指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只独竹漂表演队伍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萨玛女神”,队伍领队介绍“萨玛”源于侗族语,单字“”是祖母的意思,“萨玛”合称则表现出对女性祖先的崇拜与尊敬。让人们感受到浓浓的黔区少数民族的特有情怀。

  上午11:30,期盼已久的独竹漂水上表演正式开始,14名表演队员依次摆出多种阵列,向观众展现了跳漂、滚漂、“蝎子摆尾”、“龙抬头”等高难度技术动作。近10分钟的表演中最精彩的部分绝对是14名表演队员共同配合完成的“站肩式燕式平衡”,其中两名男队员作为力量支撑,女队员站在男队员的肩上开出一扇屏,激起场上观众热烈的掌声。

  表演项目编排总导演杨成竹(贵州,侗族说:“为了参加第十届民族运动会独竹漂表演单元,我们贵州代表团拿出了120%的准备。表演队员虽说都是普通的中学有生,但是我们进行了严格的选拔,只有平衡能力和肢体柔韧性兼备的学生才能入选表演队。再加上榕江县民族中学特别开设了独竹漂项目兴趣小组,所以独竹漂可以说已经融入了这些表演队员的日常。

  谈到表演的编排,她说:“此次表演的设计理念结合了体操的技巧性动作和独竹漂本身有的创新性动作。表演的难度在于,一些动作在陆地上也许表较容易展现出,但在水上就非常难了。

  更难得的是14名表演者几乎都是从不会游泳开始训练的,首先要长时间练习站漂。由于表演时队员们站立的竹竿不同于普通的竹子,表演用竿浮力很大,队员们如果重心不稳就会随着竹竿一直在水面打转,为整体表演增加了许多难度。

  当天的独竹漂表演非常成功。就像贵州代表团领队承诺的一样,他们一定会为观众们带来“惊艳”。其实,当天的场地包括天气并不是那么乐观,湖面上风速较大,很容易突发状况将队员吹落水中;再加上湖中水草较多,可能出现缠竿的现象。这一切都被萨玛独竹漂表演队14名小队员克服了,他们的敬业精神和专业度可见一斑。

  贵州代表团领队还向记者表达了希望向全国推广独竹漂运动的美好愿望,希望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能被更多的人知晓,深深地扎根于华夏大地。(陈麒卉 熊昌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