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开启"云上扶贫"新模式

08.03.2016  18:16

玉屏开启"云上扶贫"新模式

帮到点上扶到根上乐到心上

    在干部驻村和精准扶贫工作中,玉屏侗族自治县要求驻村干部、第一书记深入村(社区),逐户走访群众,采集村情、民情,建立家庭档案和小康信息库,绘制民情地图,研发了一套行之有效、操作简单、科学便捷的“民情信息管理系统”,并充分利用该系统的集成分析功能实施信息化、数字化精准扶贫,开启了“云上扶贫”新模式,切实把扶贫工作帮到点上,扶到根上,拔除穷根。

     精准识别把扶贫帮到点上

    该县结合正在开展的“细胞工程”,以“干群连心室”为单位,组织驻村包户干部进村入户、逐户走访,采集每个家庭的基本信息,收录了户主信息,家庭人口信息,家庭收入、生产、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矛盾纠纷、需要帮扶事项、外出务工情况等相关信息。并将收集到的全部信息按“一户一页、一事一表、一组一册、一村一档”的要求,整理归档,装订成册,建立纸质档案后,以“”为单位全部录入电脑,建立民情数据库,从而形成了集统计、分析为一体的“民情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系统可分析全县各个低保户、扶贫户、贫困户、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家庭数据情况及所占比例等,以便快速精准识别贫困对象。经系统统计,全县有7751户贫困户,并且贫困户年人均收入情况、贫困类别、贫困状态、贫困原因等信息都一目了然,实现了“鼠标一点、民情尽显,精确识贫、精准滴灌”的管理格局。

     精准施策把扶贫扶到根上

    通过“民情信息管理系统”,可以清楚掌握哪个村有多少个村民组?哪个村民组有多少贫困户?因什么原因贫困?并科学分析哪个村适合发展什么产业?哪户人家适宜发展什么项目等,为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年初,该县县委按照“党组织+经济合作组织+经济实体”“村支两委+”“公司+村办基地+贫困”等形式,大力发展集体经济,采取贫困代养、代管的方式实施精准扶贫,切实把扶贫工作扶到根上。目前,全县共有51个村(社区)发展有不同类型的集体经济,发展类型主要有精品水果种植、家畜养殖、土地流转等。

    截至目前,全县共修建村集体经济和精准扶贫温氏养殖小区13个,养殖圈舍47个,年出栏生猪3万头,可增加村级集体收入100余万元。全县黄桃种植2.76万亩,增加5个村村集体经济共15万元。油茶种植19.6万亩,增加7个村村集体经济共25万元。预计增加村集体经济共140万元。

     精准服务让群众乐到心上

    该县依托“民情信息管理系统”的强大信息管理及分析能力,将民情信息数据化、扶贫帮扶精准化,统一制作贫困人口申请书、贫困户登记表,建立精准扶贫信息档案和帮扶运行平台,将原来投向分散、涉及面广的各种扶贫资金进行整合,做到项目资金统一调配、归口管理,对帮扶对象跟踪脱贫、销号管理。该县新店乡老寨村贫困户黄国迁一家5口人,人均年收入仅为2500元,而他本人发展愿望是种植蔬菜,乡党委、政府因地制宜,利用国家扶贫政策给他贴息贷款3万元,并补贴6000元发展了3个蔬菜大棚,一年预计纯收入有3万多元,告别了贫困。

    该县充分利用“民情大数据”,切实把扶贫工作数据化、信息化、精准化,为贫困户拔除了穷根。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971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921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5%,人民群众全面小康认可度测评排名全省第一,被评定为“贵州省同步小康创建达标县”。(吴远信)

[责任编辑: 罗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