瓮安“三坚持三强化”推动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29.08.2014  12:32

    新华网贵州频道8月29日电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瓮安县按照“立足黔中、融入贵阳、连接成渝、面向珠三角”的发展战略和“工业强县、城镇带县、文化兴县、生态立县”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建成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创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休闲旅游度假基地、黔中商贸物流基地“一个中心、三个基地”目标,统筹推进各项工作,走出了一条以工业为主导,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城镇化加快推进,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县域经济发展路子。

    坚持交通为先。近年来,瓮安把交通问题作为首要任务来抓,从2011年来相继争取立项建设了贵瓮、马瓮、道安、江安四条高速,其中马瓮高速公路将在今年底前开通,使瓮安从此告别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此外,瓮安还积极谋划实施江界河800万吨码头改扩建及马场坪至瓮安至开阳永温铁路的立项建设。为进一步发挥黔中交通枢纽作用,瓮安县加快了水利、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优化发展硬环境。

    坚持产业为重。瓮安县在工业上突出园区带动,大力发展新型工业,注重发展实体经济。于2011年规划建设了瓮安工业园区,园区规划从30.04平方公里拓展到120余平方公里,并成功获批为省级经济开发区。目前,瓮安与福泉工业园区已被列为全省首批3个“511”千亿示范产业园区之一。瓮安工业园区引进了金正大、芭田等上市企业,园区已入驻项目87个,所实施的煤电磷、煤电铝、煤电化“三个一体化”进入了省级“四个一体化”重点项目。瓮安对工业园区下放审批权限,凡是该区内的投资项目,全部下放到经济开发区。坚持“以镇办园、以园促镇、产城互动”的思路,在全县除银盏外12个乡镇(街道)建立5个工业园区、4个高效农业产业园区、3个文化旅游产业园区,以镇园发展为依托,突出特色产业,坚持产业聚集发展。瓮安大力发展商贸物流和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加快培育新兴支柱产业。通过产业的发展,各类市场主体得到较快的增长,全县现有各类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等1.38万余家。

    坚持城镇为要。规划了“一城四区”县城发展规划,制定完善各项专业规划,加大城市道路、管网、单位办公楼、学校、医院、市场、宾馆、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公厕等公共设施、市政设施、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启动了一批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同时,整合资源,实施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推进乡镇小城镇发展,加快城镇化统筹发展水平,全县城镇化率达41.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目前,瓮安已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龙头、中心建制镇为节点、其他乡镇为补充、美丽乡村为基础的山区城镇化体系。

    强化项目支撑。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机制,瓮安县集中精力抓好一批投资规模大、技术水准高、对经济增长起带动和支撑作用的重大项目,切实做到申报一批、实施一批、储备一批。2007年至2014年上半年共申报中央投资项目355个,实施355个,2013-2014年实施省、州重大项目34个,总投资600.92亿元。成功将“支持黔南州建设瓮安——福泉地区磷煤电一体化基地”列入国发2号文件内容,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政策支撑。

    强化投资引领。按照招大商、引大资的要求,瓮安县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若干规定》,每年安排200万元资金用于招商引资。在全州率先组建投资促进局,专门负责招商引资工作。依托县内丰富的煤磷资源和工业园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出台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发展的意见,撬动县内资本向市场流通。2007年至2013年底,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16.3亿元,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

    强化协调服务。瓮安县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茶产业更好更快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意见》、《关于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暂行规定》等,鼓励各行业调整结构,加快发展,做强做优,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印发《瓮安县服务项目服务企业大行动工作方案》,实行县领导及包保部门每月到重点项目开展一次服务工作,协调化解矛盾,减轻企业负担,助推企业发展。严格限时办结制,主动服务项目、服务企业,提前介入项目申报材料准备工作,确保相关审批事项在报批时材料基本完备。实行审批制的项目,在6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实行核准、备案制的项目,在3个工作日内内办理完毕。以打造全省一流发展环境助推经济社会加快发展。(赵素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