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相得益彰

26.10.2016  19:47

对于贵州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都十分关心,早在2013年底就对贵州提出“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明确要求。这既彰显出党和政府对贵州脱贫致富与绿色发展寄予厚望,更为助推贵州生态文明和旅游发展指明方向。依照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对此的解读,就是既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不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GDP一时增长的歪路,更不走捧着绿水青山金饭碗过穷日子的死路,而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百姓富、生态美的新路。

近年来,贵州上下铭记总书记嘱托,践行转方式、优结构,抓改革、促发展的总体思路,坚持山地旅游的战略定位,因地制宜发展全域旅游,大力培育“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旅游产业呈现出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盘点“十二五”成就,贵州省旅游接待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分别实现了年均23.9%和27%的大幅增长。2015年,全省共实现旅游业增加值962亿元,占全省GDP的9.2%,特别是乡村旅游,2015年实现收入705.9亿元,为全省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从来都不是此消彼长、不可调和的天然矛盾,而是完全可以兼容并蓄、相得益彰的孪生兄弟。贵州拥有山青、天蓝、水清、地洁的良好地域生态,本身就是一支别人无法取代、具有极大潜力、可以持续使用、泽被子孙的财富潜力股。笔者以为,贵州要写好观光产业这篇大文章,还需要树立大生态、大旅游的崭新理念,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利用与再生,融入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努力找寻“契合点”、规避“风险点”,谋求最大公约数和最佳生态效应。

守住生态底线,不是裹足不前、畏首畏尾的不发展、慢发展,而是要将补齐贫困“短板”与做好大旅游、大生态“长板”有机融合,其关键就是要找准发展路径与增长方式。贵州发展旅游产业,就要树立全景式打造、全社会参与、全产业发展、全方位服务、全区域管理的“一盘棋”思想,加快实现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加快与山地旅游相配套的高空索道、人行栈道等项目建设,推动旅游与山地农耕、城镇等的深度融合,挖掘茶叶生产加工、白酒酿造等特色产业文化,推进农旅一体化进程,让更多贫困群众成为旅游发展的参与者和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