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引领后发之路

17.06.2014  19:51

生态文明引领后发之路

——黔西南州旅游产业连年高速增长探源

    

    今年春节期间,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接待游客174.57万人次,同比增长108.25%;旅游总收入7.12亿元,同比增长48.03%。

    清明小长假,黔西南州接待游客50.23万人次,同比增长29.79%;旅游总收入3.16亿元,同比增长32.7%。

    “五一”小长假,黔西南州接待游客66.73万人,同比增长58%,旅游总收入3.63亿元,同比增长174%。

    年初以来,以“百架旅游包机”“百趟旅游专列”“百车千人自驾”“百县千乡畅游”为主题的旅游专项活动启动实施。陆路上,兴义周边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游客被引向黔西南;航空上,以北京、上海、广州、重庆为主的游客飞向黔西南……

    实际上,这只是关于黔西南州旅游最近的一组统计数据,翻阅近五年节假日旅游统计数据记者发现,黔西南州游客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每年均以超过30%的增幅在高速增长。除开欠发达和后开发因素之外,近几年高速增长的数据背后,其实蕴含了黔西南州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独特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禀赋,也蕴含了黔西南人科学发展和“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的大智慧。

    资源禀赋筑后发赶超优势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曾幽默地说:将来可制作贵州的“空气罐头”。总书记一句“空气罐头”让全社会的目光投向贵州,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地处黔滇桂三省区结合部的黔西南,有着让人羡慕的独特自然资源禀赋。

    黔西南州有着多达2.6万公顷的岩溶湖泊、河流、沼泽湿地与喀斯特溶洞湿地等典型自然湿地,其中最具有“湿地”特性的区域要数万峰(万峰林、万峰湖)、安龙招堤、贞丰大峡谷和晴隆光照四个景区。2013年,这4个湿地公园相继获国家林业局审查通过。而在这四个湿地资源中,距离兴义市4.5公里,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由万千喀斯特山峰组成的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万峰林,距离兴义市6公里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马岭河峡谷,距离兴义市28公里,跻身于全国五大淡水湖之列的万峰湖,最为著名。

    万峰湖、万峰林和马岭河峡谷三大景区近距离围绕兴义市,形成了以自然(山水、峡谷、湖泊、森林)景观为核心,以城市配套服务为辅助的“一城三景”独特旅游集散地。山与水奇特相融、城与景零距离互动,这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唯一性。加之日照充足,冬不冷夏不热的气候条件,在后工业化时代,以空气、阳光、山川、河流为代表的资源优势,逐步转化为黔西南发展的竞争优势。

    因此,继兴义国家地质公园被评选为“中国最美地质公园”、兴义市万峰林办事处纳灰村喜获“中国十大美丽乡村”美誉后,今年黔西南州在第三届中国旅游投资“ITIA(艾蒂亚)”评奖活动中,被提名为“最具投资潜力旅游目的地”,在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评定的“第十一届(2014)中外避暑旅游口碑金榜”排名中,黔西南又荣登“2014中国避暑旅游城市榜50佳”,排名第36位。

    除自然资源之外,作为最年轻的少数民族自治州,黔西南州境内,布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同胞还留下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阿妹戚托、八音坐唱、夜郎文化遗址等,成为代表黔西南民族民间文化唱响全国的响亮品牌。

    因此,以生态文明为指引,着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一直是州委、州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智慧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