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贵州实践·那些人

26.06.2015  12:14
梵净山上“护绿”人李国兵——  青 山 作 伴 一草一木皆有情  特约记者 杨聪 

  从铜仁市梵净山脚下到岩高坪观测站,要走4个多小时的山路。李国兵每次上山,必须挑着沉甸甸的担子。

  “路程太远,上山下山都不方便,要十天半个月才下来一趟,所以上山都得把粮食和菜拿够。”李国兵说。

  50出头的李国兵,是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岩高坪观测站的一名工作人员。

  “我之前在冷家坝观测站工作了8年,来岩高坪已经是第5个年头了。”李国兵说。

  10多年的岁月,李国兵几乎在山中度过,与家人聚少离多,常年守护着梵净山的珍稀动植物,没有浪漫,只有寂静的山谷与呼呼而过的山风。

  “我只想尽力把工作做好,没有考虑其他。”李国兵朴实的话语中,显露出对梵净山的一片深情。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印江、江口、松桃三县的交界处,是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生物圈,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其中黔金丝猴、珙桐等珍稀物种尤为珍贵。

  “以前老百姓冬天烧炭火,我们就尽量跟他们沟通,不滥砍滥伐树木,现在几乎杜绝了乱砍乱伐的现象。”李国兵说,他守山的日子里,没有一只野兽被盗猎,没有一棵珍贵树木被偷盗。

  让我们来了解了解李国兵在山上的生活吧!

  只要不下雨,他就会上山巡查。山上的每一棵树、每一条崎岖小道,他都了如指掌。每个月,他至少要巡山10多次,而每一次要走上10多公里。

  李国兵对山上的一草一木都有深厚的感情。一次亲戚上山去采药,悄悄塞给他500元钱,想偷偷挖走一棵红豆杉,被他断然拒绝。

  “今年4月份,我在鱼泉沟巡山的时候,还看到了金丝猴群,总共有700、800只。”说起金丝猴,李国兵满脸的兴奋与自豪。梵净山上,每一群金丝猴的活动位置,李国兵都心中有数,如数家珍。那些宝贝,是他若即若离的“邻居”。

  担当起守护梵净山的责任,便没法像普通人一样兼顾到家庭。“山下的桃花源村,我的家就在那里。”李国兵指着山下说,每次回家,他都呆不了两天就想往山上走。

  他,似乎更习惯与大山为伴。

  刚开始守山的时候,李国兵每月只有50多元工资,现在每月也仅有2000多元。一家人全靠着他微薄的报酬过日子,艰苦,却理解加支持。

  或许家庭条件使然,李国兵的儿子20多岁,便已经外出务工了。“我的妻子非常支持和理解我,从不埋怨。”李国兵的妻子患风湿病已有7、8年,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对于李国兵的工作却非常支持。

  山海苍茫,犹如与世隔绝一般。山上,手机信号不稳定,时有时无。而且没有电,几年前购买的一台太阳能发电机,已经坏了大半年了。

  “手机没法充电,所以平时和家人联系得很少。”说起这些事,李国兵感慨万分。“虽然山上条件比较差,但是我们随时都要保证有两个人在山上。

  现在岩高坪观测站加上李国兵,共有3名工作人员。50多岁的冯毓高,还有去年来的一位80后董万代。董万代是子承父业,其父也曾是梵净山的一名守山人。



天柱县84岁“树娘”龙青鸾 — 半 生 种 树 一生一世眷绿色 本报记者 罗梅 通讯员 龙胜洲 伍 丽

  今年84岁的她整整种了33年树。

  她觉得自己很幸福,因为她实现了梦想“培育一片林”,并且嫁给了一个同样热爱绿色的男人,甚至还有一个愿意传承她绿色梦想的儿子。

  她就是故事的主角——龙青鸾,天柱县高酿镇口洞村的一个普通农妇,却也是远近闻名的“乡土名人”,她一生种树绿化家乡的故事早在坊间传为美谈。

  6月20日,“树娘”老人忙完了家里的洗洗涮涮琐事,又扛着锄头、拿着镰刀,到山上去护林,记者一行跟踪她在崎岖的山路上蹒跚了两公里多路来到她造林的地方——平美地。

  这是一个陡坡,一边是茂密高大的树林,一边是长得茂盛的杉木幼树。“树娘”把种的树视作自己的儿子:“别人种下的树都砍了去换钱,我不忍心砍,这是我和老伴亲手栽下的,30多年来我像护理儿子一样护理它们,春为树儿除草,冬防火儿烧林。老伴去世后,儿子们不在家,我更是天天与树儿为伴,看着树儿一天天长大,荒山披上了绿装,我很快乐,怎么舍得把树儿砍了呢。”说着,她抱了抱身旁一棵大树,用脸轻轻地贴着树身。

  1964年,龙青鸾嫁给了比她大18岁的龙大模。不为别的,只为他家世代有山林,他也很爱种树。

  结婚后,夫妻俩约定,生一个孩子造一片林。那个年代正处文革时期,大跃进大伐木,山光了,秃了,没人栽树。龙青鸾夫妇就找来树苗去栽。1980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制,田土荒山分包到户,他们家在平美地(地名)分到了两丘大田和一片荒山坡。

  夫妇俩商量着,1982年开始造林了。那年龙青鸾已51岁,丈夫69岁,“那年,我们到山上搭了一个棚,就去造林了,山里栽树,先要把坡上的小草杂树木全部砍掉,再用火烧,然后用锄头一锄一锄地把山土挖好拍碎。那几年,我们俩从头年10月挖山挖到12月,第二年正月就打坑栽树。老伴年岁大了,一天下来,累得腰酸背痛,回到家动弹不得,我每天帮他刮痧,天天刮,那铜钱都刮去了一大半。”龙青鸾老人的眼光变得幽远。

  挖呀挖,挖了一年又一年,后来,老伴实在坚持不下了,就留在家里照顾孩子,龙青鸾一个女人坚持独自去挖山造林。

  一天,龙青鸾挖地,锄头挖在一节小竹竿上,被切断了的小竹竿一节砸到她的鼻梁上,打得她头昏眼花倒在工地上,,等她醒来时已是太阳落山。慢慢地收拾工具一步一挨地往家赶,是两个儿子打着火把从路上将她接了回来。第二天,她又扛着锄头上山了,家里人谁也劝不住。

  “当年造林,国家也有点补助,但都是我们几兄弟上学用,记得我常跟着妈妈去看她挖土、栽树。玩累了,妈妈就在小树旁搭个草棚,叫我跟‘树哥哥’睡。妈妈上山造林吃的是洋芋、红苕、玉米等杂粮。我饿了,妈妈就拿早已冷掉的馍馍来给我啃。那些年,妈妈冬天挖山,春天栽树,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下雪,都不停歇。她说:‘勤劳的人才不会挨饿,栽树的季节只有几个月,过了这个节气,又得迟一年’。”“树娘”的小儿子回忆着。

  历时三年,龙青鸾终于将20亩荒山栽上了树。这时,他的丈夫又精神起来,1985年,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老夫妻俩牵头在距离村寨5公里的中邦(地名)承包了200多亩集体山地来造林。这时,已不用一锄一锄地挖山栽树了,直接烧山就挖坑栽树。这节约了很大的劳力。

  杉树成材了,“树娘”和老伴却老了。

  不久,龙青鸾老伴去世了。一同承包造林的村民,见木材价钱好,便将杉木卖了,也劝龙青鸾砍树去卖,老人拒绝了:“当初我栽树是为了卖了换钱,但是现在是为了绿化荒山,这么多年来,我和这些杉木在一起的时间比和我崽在一起的时间还要长哩。

  龙青鸾老人不砍树不卖树,还年年栽树,孩子们都外出工作去了,她把自家所有自留地都栽上树。

  2014年,外出打工的二儿子回家,龙青鸾老人把他拉到平美地坡上:“孩子,我和你爸培育出来的这片树林不容易,青山多好看,不能毁呀,我老了,明年我交给你去守。

  望着母亲那衰老的身躯,那充满期盼与渴望的表情,儿子毅然弃工从林,接下龙青鸾老人造林的锄头,又在山边栽上了小树苗。

  龙青鸾老人栽了半辈子的树,绿化了一片荒山,在村里竖起了榜样,村民人人学着她造林护林,全村11.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92%。

安顺虹山湖畔活跃一群“红袖标”—— 晨 起 暮 归 守护城市美景 本报记者 杨唯

  6月19日10时许,与往常一样,安顺市民李青阿姨在虹山湖广场一跳完健身操,便戴上印有“虹山湖环境保护协会志愿者”字样的“红袖标”,手里拿着铁钳子、捎着垃圾袋,一路走走看看,将湖边慢行步道上路人留下的烟头、果皮、废纸等垃圾进行回收、清理。

  “退休了,闲着也是闲着,所以就习惯了来这里活动活动筋骨。”作为在安顺虹山湖边经常锻炼的常客,半年多前,李阿姨偶然遇到了在这里进行垃圾清理的环保志愿者,在得知大伙儿都是安顺市虹山湖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的成员之后,本来就热心公益的她再也坐不住了,当下就毛遂自荐加入到了这个队伍中来。

  “晨练之余,我们更希望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倡导每个市民都能自觉爱护我们的虹山湖,爱护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李阿姨告诉记者。她的老伙伴们基本上是退休在家的大爷大妈们,可他们人老心不老,个个热心肠,退而不休,只要一戴上“红袖标”在湖边街道巡逻,个个都是铁面无私的环境保护守卫者。

  “我们每天来虹山湖锻炼,看见随地丢垃圾、沿街摆摊设点等不文明行为都要进行劝导、阻止,这已经成为我们一项日常的工作了。”与李阿姨同行的还有她们健身操分队的队长杨德莉,杨阿姨看上去精气神十足,做起事儿风风火火,干脆果断,面对一些人破坏环境卫生的行为,她往往挺身而出,大声制止,一点也不退让。当天,杨阿姨在湖边走了大约500米,看着手里的垃圾袋依旧“空空如也”,她显得“遗憾”中带有开心:“今天不错啊,大家都很有素质,不乱丢垃圾,很爱干净嘛!

  而在安顺的环保志愿者队伍中,像李阿姨、杨阿姨这样热心环保公益事业、忠诚守护城市美景的还大有人在。协会的领头人,同时也是虹山湖首位环境保护志愿者的苏天福告诉记者,2014年8月27日,安顺市虹山湖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并挂牌。打那以后,他带头捐款作为办公经费,前前后后一共筹集了近6000元,用这笔钱为大家新添置了40把拾垃圾的铁钳子,制作了象征团队精神的“红袖标”。

  随着协会成员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截至目前,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土已累计“收获”到了多达232名志愿者的长期呵护。“每每看见垃圾便会迅速拾起,一旦发现游人摘花踏草就会上前制止。”回想起当初的以“一人之力”到现在的“众人之举”,苏天福心里除了满是欣慰,也对安顺虹山湖的美好远景充满了期许:“有了这么多‘红袖标’的悉心照料,虹山湖一定会越来越美。

  近年来,在安顺市创建文明城市志愿者服务活动中,由苏天福带领的虹山湖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成员先后还参与了许多环保活动。不论是铲除城市“牛皮癣”,还是清除白色垃圾、净化农贸市场环境……到处都活跃着这些佩戴着“红袖标”的志愿者的身影,大家纷纷以实际行动,亲手打造了一个个洁净的生存空间,身体力行,以身作则,掀起了安顺志愿者参与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高潮,许下了让更多的市民加入到环境保护队伍的美好心愿。



大方县绿色战线上的父子兵黄世学和黄伦祥—— 植 树 造 林 奔向“绿富美” 本报记者 邹晨莹 特约记者 谢朝政

  不管天气是热还是冷,68岁的黄世学习惯了穿一种绿色的胶鞋。

  这种老底子的解放牌胶鞋,在儿子黄伦祥眼里,是勤劳、奉献、踏实的象征,更是30多年的种树印记。

  6月22日清晨,林涛阵阵。黄世学来到林子里,时而双手抱住直径两尺来粗的杉树,时而抬头望着直插云霄的枝蔓,喃喃自语:“老伙计,你又长粗了。

  黄世学是大方县对江镇龙场村人,林子是他带着儿子亲手种下的。每天看看林子、树苗成了他多年来的习惯。

  谈到种树的缘起,黄世学的思绪回到了30多年前。那时候,只要刮风下雨,便泥沙俱下,山上种的庄稼被冲走,山下的良田被淹没。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84年,一场狂风暴雨,周围的山坡剐得光光的,山下的140亩良田大半被毁。

  “再不种树,这个村庄迟早会因洪水和泥石流而毁灭。”意识到生态恢复的重要性,1985年,黄世学从箐梁子林场承包了1000多亩荒山,林场按照政策规定给予每亩15元的种植补贴,林场提供种子,至于育苗,只能黄世学自己动手。

  凭着日渐成熟的种树技巧和长久累积的育苗经验,黄世学成了“土专家”。此后的10多年间,黄世学带领乡亲们种树的足迹,踏遍了林场,染绿了大地,5000多亩荒山,悄然佳木成荫,一眼望不到边。

  刚开始植树造林之初,只有两个人,一个是黄世学,一个是当时只有9岁的黄伦祥。

  黄伦祥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上山种树,是被父亲强迫着去的,心里极不情愿。随着年龄的增长,看着荒山逐渐披上绿装,他开始懂父亲对绿的执着。

  刚上高一的那年,一场暴雨来袭,周围的村庄都不同程度遭遇洪灾,只有龙场村因为有林子而安然无恙。目睹了这场灾难的他,终于理解了父亲坚持的意义。

  黄世学说,他种下的不止是树,还有儿子对绿化荒山的传承,育出的不仅是树苗,还有后辈对生态建设的坚守。

  2000年,全县大规模启动退耕还林后,树苗供给吃紧。县林业局负责人知道黄世学育苗技术过硬,抛出了收购树苗的“橄榄枝”:“老黄,你育苗,我们给你买。”黄世学喜出望外,育苗居然还能带来经济收益。次年,全县退耕还林的树苗中,有80%出自黄世学之手。

  既支援了生态建设,还能凭技术增加收入,受此启发,黄世学建立起了自己的育苗基地,并组建起一支专业种树队伍,最多的时候有70多人加入。

  2008年,黄世学发现,从本地收来的杉树、松树种子不饱满,且发货时间不能保证。黄伦祥向父亲建议,可以试试从网上购买,黄世学不信:“网上能买到好种子?”最后,在儿子的劝说下,他答应了。

  收到网上买来的种子后,黄世学抓了一把,“捏在手里就知道是好种子,”不久后育出的苗,让黄世学满心欢喜。“未来还是要靠年轻人。”黄世学感慨万分,决定把事业交给儿子。

  接棒后的黄伦祥每年带领种树专业队伍外出种树近万亩。今年,绿色贵州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后,黄伦祥更是大显身手,仅他的团队,就完成荒山造林1万多亩。

  种树规模的扩大,对苗的需求也不断在增长,父子俩不断扩大育苗规模,一年光卖苗的收入近20万元。短短几年间,父子俩把这份绿色事业做得风生水起。

  这几天,黄伦祥起早摸黑地研究如何通过互联网销售树苗。“我要不断尝试,把这份生态事业做得更大。”黄伦祥说,育苗、种树已经成为自己毕生的追求,他要从父亲手中把生态棒接好,奔向“绿富美”。



都匀市马鞍山林场应用研究员谢维斌—— 致 力 科 研 筑起绿色屏障 本报记者 陈毓钊

  盛夏时节,天高云淡。都匀市马鞍山林场满眼苍翠,林场的国家级林木良种基地里,新培育的马尾松苗生长正旺,种子园里的马尾松树上已经结出了鸡蛋大小的果实。看着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谢维斌掩不住的欣喜。

  马鞍山林场建于上世纪50年代,林场面积21744亩。是都匀的生态屏障。1990年,为了维持林场经营,在谢维斌的努力下,争取到国家项目建设1589亩林木良种基地,主要从事马尾松良种选育。

  谢维斌,祖籍重庆,1956年生,铁路子弟。1981年从贵州农学院林学专业毕业后进入都匀市林业系统工作,1985年调入马鞍山林场,先后任林场副场长、场长。

  2005年,谢维斌辞去林场场长职务,把精力全部放到了良种基地。

  对于自己的工作,谢维斌一向充满自豪:“马尾松是贵州的主要森林资源树种,储蓄量占全省森林储蓄量的40%以上。而通过良种选育的树种,经济效益比原生林高出15%以上,所以做好马尾松的良种选育对于贵州的林业造林和生态建设意义重大。

  多年来,马鞍山林场林木良种基地共培育马尾松良种数千万株,在全省马尾松适生区内得到大力推广,仅黔南州就推广使用马寨马尾松良种基地生产的良种造林6万余亩。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谢维斌被贵州大学林学院特聘为农业推广(林业领域)硕士研究生校外导师,同时以研究项目重要参加人的身份,参与由贵州大学主持国家林业局科技司的“马尾松育苗技术规程”及“马尾松多目标定向培育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马尾松大径材及高产脂林定向选育及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等省、国家级重大专项课题研究。其中“马尾松大径材及高产脂林定向选育及栽培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成果于2013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4年,谢维斌任马鞍山林场应用研究员。2015年5月,谢维斌因为长期在一线从事林业生产与技术管理,被都匀市表彰为先进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