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移民移出从江月亮山区脱贫致富的新天地

02.06.2015  21:33

      提到月亮山区,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贫穷。多年前,这里连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很多老百姓过的是靠天吃饭的日子,能够顾及温饱已然艰难,更谈不上致富奔小康。贫穷和落后像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得当地人透不过气来,长久以来月亮山区始终是从江县扶贫攻坚的重点区域,是从江乃至黔东南“两山”扶贫攻坚最难啃的骨头。如何解彻底治愈穷根,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成了历届从江县委、县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

 

  苗寨换新颜  移民政策来帮忙

 

  俗话常说“人搬穷,火搬熄”,这也是月亮山区许多群众确信不疑的道理。然而让许多人没有料到的是,正是从江县党委政府实施的一系列生态移民新政策,成为了开启了月亮山脱贫致富的金钥匙。

 

  位于从江县月亮山腹地东朗村移民安置点是从江县首批移民安置点之一,距离县城70多公里,据东朗乡政府所在地约2公里。站在高处远远望去,一条通乡油路将安置点一分为二,在路的尽头划出一道美丽的弧线;道路两旁,一栋栋高大崭新的民居整齐排列两侧,在阳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熠熠生辉。令人很难想象的是,这里的村民两年前还居住在房屋破旧的老寨里,那里至今还没有通公路。

 

  2012年,国家和贵州省启动实施生态移民搬迁政策,从江县在当年7月开始启动了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将居住在深山区、生态位置重要及生态环境脆弱的贫困农户作为移民安置对象。东朗苗寨第五、六村民小组由于地理、历史等原因,交通不便,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被列入全县首批实行生态移民搬迁的实施项目。项目实施以来,国家和省、州、县先后投入305万元,帮助农户做好房建、绿化和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搬迁农户40户共184人。在做好基础设施的同时,还将产业发展与安置点建设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结合扶贫项目配套搬迁,积极引导移民户规模种植朝天椒、鼓励农户集中发展香猪养殖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另外,还积极组织移民户参加就业创业知识技能培训,提高移民户就地就近就业和创业的能力。

 

  “我们赶上了好政策、遇到了好政府,如果没有扶贫生态移民的好政策,没有县委县政府对苗族群群众的关心,我们就不会有新房子,苗寨就难以通公路,难以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这是移民们跟外人说得最多的话。

 

  致富不是梦  坐地生财有门路

 

  在村民吴老银的家里,宽敞的新房里冰柜、电视等家电一应俱全,水、电设施齐备。吴老银告诉我们,以前一家人住在老寨子,房子又矮又旧,远离田地和公路,生产生活都很不方便,现在搬到移民安置点,占地110多平方米的两层房子高大漂亮,一家6口人一起住还很宽敞,而且出了门就是宽敞的油路,出行十分便利。

 

  “我们修房国家给补助,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对于两年来生活发生变化时,28岁的吴老银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据吴老银介绍,2012年以前,由于生产生活条件艰苦,他只得外出打工,每年收入也就一两万元;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后,政府补助他们3万多元建新房,还提供种养殖培训,鼓励他们种植朝天椒、养香猪。去年,吴老银家养了六头猪卖得一万多元,加上几亩朝天椒和林地的收益,总体收入也十分可观。为此家里还刚添置了冰柜,他还给自己买了台8000多元的摩托车。吴老银还告诉我们,现在安置点各家各户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很多人家都添置了家电和交通、通讯工具,手机、摩托车、冰柜等已经不是什么稀罕物。对于今后的打算,吴老银一心只想在家稿种养殖,准备来年大干一场,筹款建一个香猪养殖场,再把辣椒种植面积扩大一些,争取得到更大的收获。

 

  今年36岁的姚培曾在湖南打工六年,搬到安置点后,他和妻子二人在自家的房屋开起了一个十多平米的小卖部。由于比较靠近乡政府和中学,小店平时生意比较好,每天都能得到两三百元的纯利。为了充实货源,他还花1.5万元买了台三轮车拉货。每逢赶集和重要民俗节日,姚培的小卖部生意也格外红火,他也忙的乐不可支。姚培表示,在家当老板,收入不错,也不用被别人管束,轻松自在,而且目前乡政府正在为他们联系扶贫项目,来年他还想养六七百只鸡。

 

  为帮助移民安置点实现整体发展,东朗乡政府通过找项目,投资近30万元为农户建成120个香猪养殖圈舍,鼓励3户移民率先发展香猪集中示范养殖,东朗苗寨的村民小组长潘正荣就是其中一位。据潘正荣介绍,养殖香猪由政府联系企业收购,销售有保障,他们新建的圈舍可养殖香猪两三百头,户均收入可达四五万元。对于如何带动群众一起致富,潘正荣介绍说,在发动群众集中种植朝天椒、玉米的基础上,他们还准备集中做大香猪产业,现在按每户建5个猪圈的规模建一个更大香猪养殖场,还要建立自己的香猪合作社......说得到今后的发展,潘正荣满脸自信。

 

  移民工程显成效  同步小康看来年

 

  东朗苗寨移民安置前后发生的深刻变化,只是从江县生态移民工程的一个缩影。2012年以来,从江县依托城镇化建设统一规划,优先选择在工业园区、城乡辖区商业经济最好中心地带、城乡政府驻地开发新区和旅游景区等有开发利用价值地段作为移民安置地点,按照“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的总体要求,整合财政、水利、农业、林业、扶贫、交通、教育、建设、卫生等项目综合规划,给予移民安置点项目政策倾斜,同步完善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还采取产业互动、加大技能和创业培训等措施,让广大移民搬迁群众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创业,仅2012年的350户移民中,从事专职养殖的就有45户,从事种植的有35户,56户开设了商铺和农家乐,28人成了技工,外出务工300余人

 

  根据黔东南州委州政府关于加快月亮山区扶贫生态移民工作的精神,从江县规划在2012年——2020年将县月亮山区14个乡镇的6万贫困人口移进县城和工业园区。笔者从从江县扶贫生态移民办公室了解到,2012年至2015年,全县共启动实施扶贫生态移民1776户7316人,2012—2014年批复工程总投资17340.86万元,实现入住596户2516人。2015年从江又启动实施了288户1200人的搬迁工程。

 

  喜看东朗村苗寨移民的新变化,从江县在扶贫生态移民工作中不断探索的宝贵经验将继续大有作为,月亮山区群众早日实现同步小康的梦想计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