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 产业兴 百姓富

16.06.2015  11:09
  石旮旯长出致富树,穷土地崛起工厂房……印江自治县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方式,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如今,印江农村群众成了有产业收入、有固定工作的新型农民。

生态变美

石旮旯成为“聚宝盆

  最近,朗溪镇昔蒲村的桃子熟了,村民望着片片果林,收获的喜悦溢于言表。 

  因石漠化严重,昔蒲村田土稀少,一遇下雨,连仅有的田土都会被冲跑,村民用背来的泥土种庄稼,每年产出的粮食仍不够糊口。

  随着该县在昔蒲村实施石漠化治理,栽种经果林,村民走上了致富路。村民田茂富高兴地说,他家栽种柑橘、桃子、李子等经果林5亩,每亩可收入7000元以上。

  得益于产业的发展,昔日的石旮旯长出了茂密树木,到村里赏花、品果的人越来越多。该村瞄准商机,发展起了乡村旅游,农家乐、特色旅游商品加工等产业应运而生,从业人员有50人以上。

  同时,该县立足地貌特征,把农村生态建设与培育生态产业结合起来,发展经果林,形成了一批经果专业村。其中郎溪镇发展了“土柑”、“红香柚”等品种,栽植面积2000余亩,受益农户1500户5000余人。

  印江将治理环境与发展产业相结合,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也带动群众走上了致富路。目前,全县通过发展经果林治理石漠化15万余亩,治理水土流失126万余亩。

产业变大

农民成为“上班族

  谈到在基地务工与务农的差别,板溪镇凯塘村村支书吴宗昂算起了收入账,到基地上班,除了工资,还有土地流转金和股金收入。

  凯塘村食用菌基地每年按照600元一亩的价格流转土地200余亩,近200余群众入股发展。据基地专业合作社统计,仅2014年,食用菌基地付出的劳务费用就达100余万元。

  今年,凯塘村食用菌基地将发展食用菌1000万棒左右,力争实现产值6000万元,仅劳务工资就将达到200万元左右。 

  “我这厂里有70多名工人,都是来自周边村寨的群众。”印江实施雁归工程,资金、政策等优惠措施吸引了在外务工多年的峨岭镇和平村村民代德霞回乡创办企业。企业建成后,吸引了当地村民就近就业。“在这里务工每个月有两三千元的收入。”杉树乡新村村民柳霞看好企业坐落县城,能照顾孩子上学,选择了到代德霞企业上班。

  随着产业发展方式的变化,印江农村群众的生活方式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在农业基地务工,抑或是到经开区工业企业上班已然成为群众全新的工作方式。据印江相关部门统计,2014年,该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7813人。

  今年,该县还将在农村发展电子商务新业态,建立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50个以上,3年内孵化电商微型企业100家以上、培育网店200家以上,让农村群众足不出村就做“创客”。 

村民变富

农村生活很惬意

  “一唱共产党,好比红太阳,受苦农民翻了身,驱除饥寒暖洋洋……”生活水平提高后,10多名村民自发组建了花灯队,自编自演了《十唱共产党》歌舞节目。

  近年来,新农村建设让中坝乡魏家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先是通过组织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硬化了通组路和联户路,之后实施了近300栋民居改造。还先后建起了健身广场、农家书屋等。同时,村里的生态茶业和乡村旅游业也得到快速发展,群众过着殷实而富裕的生活,清晨或傍晚到村文化广场的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或到农家书屋看看书成为生活常态。 

  清晨,村民田洪乘中巴车进城里买了些水果、蔬菜后,中午又坐车回到家。“现在交通这么发达,在农村生活还舒服些。”中坝乡魏家村村民田洪习惯了农村生活,在城市务工多年的他,更看好距离县城只有10公里的农村夏天凉爽天气和干净的空气。

  近年来,该县建成通村沥青水泥路143条1123.7公里,开通农村客运班线54条共1326公里,农村客运班线覆盖率达到75%,解决了17个乡镇35.8万农村群众出行问题。交通条件快速改善,让城乡间的距离一下缩短了。

       (通讯员 卢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