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镜头讲述遵义故事

09.11.2015  18:10

遵义市电影电视艺术协会会长陈静。

    从好奇到热爱,从一窍不通到轻车熟路,陈静在地方影视发展道路上摸爬滚打八年,把一个个充满正能量的故事通过镜头讲述了出来。

    从市场营销到编导

    所谓隔行如隔山,对于一直干企业的人来说,决定投身到一个陌生的文化领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需要观念的转变,业务知识的储备,新技术的学习等。最初,陈静也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走上了贵州电视台5频道《关注贵州》栏目编导的岗位。

    “以前自己从事市场营销这一块,和编导这个工作真是八竿子打不着。当时真是拍、编、写、导啥都不会,可是既然已经选择了,逼也要把自己逼出来。”陈静说,就是凭着一股子的韧劲儿,他通过近两年的摸索和学习,渐渐对于这个行业有所了解,也越来越有兴趣。

    可是正在陈静以为摸着些门路的时候,《关注贵州》栏目组被撤销了,突然不知道何去何从了。经历了一段时间的迷茫,也许是受到重庆方言剧的启发,陈静一下子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发展遵义的方言短剧、微剧上,于是在2009年成立了“弘黔”地方剧摄制中心。

    “都说理想和现实的差距比较大,这个话一点不假。当时,我们去和很多企业对接,表达了我们的想法,希望对方给予一定的支持,但是实际情况是让人很失望的。”陈静告诉记者,为了摄制中心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只能拿起镜头为一些部门和企业拍摄宣传片、专题片、纪实片等。

    方言短剧小获成功

    尽管如此,陈静心中的那团火并没有被浇灭,他认为现在所经历的一切都是为以后积蓄力量。2012年,在为市交警支队拍摄交通安全教育片《侥幸》的时候,陈静首次尝试了用方言短剧的形式来表现,一举获得了成功。

    2012年底,陈静受市文明办的委托,担任《最美遵义人》专题拍摄总编导。在湄潭拍摄时,发现了综治干部申学友的故事。这个身患4种癌症,还坚守岗位,为群众办实事的基层干部的事迹让陈静觉得很感动。所以决定用电影的形式展现出来,让更多人受到正能量的感染和鼓舞。

    经过和湄潭县委宣传部的协调和筹备,2013年5月底,

    《茶乡犟人》开始拍摄。“其实在拍摄过程中,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一直担心自己能否完全把人物形象立起来。后来湄潭县委宣传部的领导在审片时评价说‘人物塑造出来了,湄潭方言凸显出来了,湄潭风光展现出来了’,这让我非常激动,也备受鼓舞。”陈静这样说道。

    随后,该剧在遵义电视台、贵州电视台进行了展播。看到自己的片子第一次在电视台播出,陈静心里充满了成就感,也坚信自己当初的选择没有错。

    满腔热情投身地方影视文化

    紧接着,陈静又拍摄了根据“全国敬老之星”、汇川区板桥镇敬老院院长陈忠明事迹改编的微电影《娄山脚下我的家》,反映残疾人何文兴身残志坚、艰苦创业故事的《梦在山那边》,反映天津劳模张瑞云在抚养一名遵义弃婴长大成人的感人事迹的《人间真爱》等作品。其中,《娄山脚下我的家》、《人间真爱》入围第二届中国(贵州)微电影暨“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微电影大赛,《人间真爱》还获得了最佳传播提名奖。

    这些作品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了正能量,在省市电视台,及凤凰网、爱奇艺等网络媒体播出后,引起了良好的反映。

    “在这条路上走了8年,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能体会。有时在寒冷的冬天,还要走四五公里,跋山涉水去拍摄,风一吹过来,感觉手脚立刻被冻住了;有时在炎热的夏天,早出晚归,顶着烈日一拍就是几个小时,都不知道被晒脱了几层皮。”回忆起过往,陈静感慨地说,身边的好人好事还很多,要锲而不舍地拍摄出更多弘扬遵义精神的作品。同时,也要坚持方言剧这个大的发展方向,将自己的一腔热情投入到展示黔北方言文化的追求中。

    2013年12月,遵义市电影电视协会成立,陈静当选为主席,从此,他的肩上又多了一个重担,发展地方影视文化。这两年来,陈静也一直在努力,集中遵义优秀人才,并发挥引领作用,为影视市场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接下来,陈静将带领协会抱团发展,让遵义影视品牌发挥更大的效益。(向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