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

04.06.2014  21:08

一、概况

自称“哈萌”。明清时一些地方史志又称之为“东苗”、“佟苗”。畲族先祖入黔前居住在江西赣江流域及赣东、赣东北一带,多是元末、明洪武年间或奉旨征讨、迁徒或避祸而迁入贵州。1996年6月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前,称为“东家”。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贵州畲族有3.66万人,主要聚居在黔东南自治州麻江县、凯里市,黔南自治州都匀市、福泉市。

 

二、文化和风俗习惯

文化艺术   贵州畲族文化,主要是口头文化,有山歌、情歌、酒歌、叙事歌、民间故事等。民间故事往往以山歌的形式传唱流传。一般为四至十二句,句式有五言、七言,长短不一,有严格的韵脚,第一、二、四至尾句要押韵。唱法有两种:一种是普遍流行的“假声”唱法,这种唱法高亢激昂,极富感染力;另一种是由年龄大者演唱的真声唱法,这种声调平缓抒情。山歌强调反复诉说,加深印象。粑槽舞是畲族人民最独具特色风格的一种民族舞蹈。一般由四人组成,一个打皮鼓,一个舂粑槽尾,二人舂粑槽头。粑槽舞由鼓声起落带动,用舂杵有节奏地打击粑槽。在粑槽舞中的舂打很有节奏性和规律性,并伴随聚声和舞蹈动作,反复循环。常常舂打至粑槽破裂而终。芦笙、铜鼓、月琴是常用乐器。

服饰   贵州省畲族服饰,民国以前保存完整,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衣尚浅蓝色,短不及膝,前覆后着,以花巾束发。妇人衣花衣,无袖,惟两幅遮前覆后,细褶短裙。”现在,畲族服饰,因居住地不同而有差异,主要有两种,一是贵州都匀畲族男女便装已与汉族、布依族相似,惟女子盛装仍具特色。其盛装头戴蜡染布巾,上衣为土布,色藏青,无领右衽,下摆长过臀部,袖筒靠肩部一般为蜡染,以绿、紫、棕、黄等色丝绣花。下装为大裆裤,裤脚边沿也镶锦条,系花腰带,扎裹脚。另还须佩以银簪、项圈、项链等银饰。二是麻江畲族妇女服装,上装是右衽大弯襟青蓝土布硬边花衣,在背、肩、胸、右弯襟和袖口处多镶花边,配缠青蓝布腰带或拴花围腰,下装为旧式普通长裤,仅是裤管口镶有花。

节日   有祭祖节、四月八、中秋节。祭祖节是畲族最盛大的节日。祭祖又叫祭鼓脏。祭祖节分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前者叫“大祭”,后者叫“平祭”,大祭每13年举行一次。所祭之鼓是用樟木的圆木制成,蒙以黄牛皮,内放祖先的名字。平时,藏鼓于鼓洞之中,供祭以牛头、芦笙等物。大祭时日,以“甲子”轮推,多在农历十月或冬月间举行,由各族轮流进行。大祭要宰杀黄牛、水牛各一头,猪二头,祭祀由点祭师主持,数人协助。祭鼓前夜,由“送祖人”在放鼓者的家里念一夜“祭祖词”。次日,点祭师为鼓披红戴花唱“请鼓词”后,送祖人和“抬鼓人”将鼓送到祭场鼓架悬挂,芦笙师奏芦笙,“击鼓人”击鼓,“顶祖女”由两位姑娘陪伴,随芦笙师绕祖鼓起舞,其余妇女随之跟着起舞。第三日,杀牛祭祖,祭场设馔祭祖,众人席地而坐,点祭师唱“送祖词”,众人齐声合唱,之后众人齐呼:“客家来了,祖人快跑!”击鼓人和抬鼓人抬鼓急奔,将鼓放回原处,芦笙师吹奏“请虎踩堂”曲,并为鼓更换原祭供的牛头,至此祭鼓节结束。四月八是畲族的岁首节,相传这天是药王的诞生日和牛王的诞生日。这天牛要休息,主人家并以好料饲养。

 

三、语言文字

贵州畲族虽在数百年前辗转千里来到贵州,但仍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贵州畲族虽没有文字,但在其聚居的乡镇,男女老幼都说畲语,散居的畲族在社交活动中基本上用汉语。畲族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