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加快推进林业生态建设的主要做法

21.04.2016  13:58

为贯彻落实市委“坚持走科学发展路,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市”的总体部署,白云区上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以努力建成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为总体目标,切实将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

一、白云区加快推进林业生态建设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大力推动数字林业生态建设

2012年《贵阳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正式批复,随即白云区启动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2013年年初白云区被列为“全国地理国情普查”试点区,为推动我区数字林业生态建设提供了空前的机遇。2014年以前,白云区的林业数据均是纸质版的图纸,林业数据也是也是人工进行处理,不但工作量大,数据查找困难,特别是进行林业核查、林业执法过程中,要先进行图纸的核对,工作量较大。

为便于将来林业资料的收集、归档,也便于林业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今年,白云区首次采用GPS和ArcMap地理信息软件,将调查小班坐标数据导入软件系统,进行电脑勾绘小班,形成小班图和小班表,把所有林业数据进行矢量化处理,做到了精度高、效率高、质量高,为建设数字化林业和森林资源管理提供了方便。

通过林业数据矢量化的推进,使得所有的林业数据都能在“同一张图”上显示,无论在林业资源核查、林业执法等工作都可以直接通过电脑进行处理,大大简化了信息处理时间,为工作精细化管理提供信息支持。

(二)以生态工程带动产业发展

1、打造牛场苗木花卉生态产业园,形成白云区苗木花卉产业链,带动区域产业的发展。本着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立足地方资源优势,按照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适地适花、各具特色、规模经营的原则,重点将牛场乡建设成为苗木花卉生态产业园。在牛场蓬莱村和牛场村周围建成以种苗繁育和盆花为主的基地;在红锦村和黄官村周围建成以彩叶苗木和花灌木为主的基地;在兴家田村周围建成以生产樱花为主,并辐射带动落刀村、小山村、大山村等13个村以生产城市道路、庭院绿化苗木为主的大型基地。

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地流转措施,着力打破一家一户分散种植、土地制约的问题,推进规模化种植,培育壮大我区苗木花卉这一优势主导产业,拓宽销售市场。

2、综合开发利用贵阳长坡岭国家森林公园,发展观光与休闲度假相结合的生态旅游产业。以《贵阳长坡岭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为依据,把长坡岭国家森林公园(包括长坡岭景区、天鹅湖景区、都拉景区)建成贵阳市高品位的森林生态和休闲度假胜地,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贵阳生态文化教育基地。通过修建小品设施、旅游用房、修复自然景观等手段,在保护植被,优化林木品,美化景观的同时,开发森林生态文化旅游,实现环境、社会、经济三大效益协调、可持续发展,以长坡岭国家森林公园为典型,进一步提升投资软环境,吸纳更多就业人口,改善农村风貌,提升村民文化素养等,带动区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形成区域观光与休闲度假相结合的城市森林休闲旅游产业。

(三)以生态规划带动产业转型

在明确生态功能分区的基础上,科学布局小城镇和产业带,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控制森林资源过量消耗,确保森林资源持续增长;保护北郊水库、罗格凼以及牛场乡等生态源区,实施水源地搬迁工程,开展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的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和污染防治工作,有效保护水土环境。

(四)加大文明宣传力度,提高市民知晓率、参与率及满意度

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宣传工作,采用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通过报纸、电视、白云区政府网站、贵阳市生态委网站、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网、白云手机报、手机短信平台宣传白云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工作动态,以及森林防火、节水用水等方面的实时信息。

积极开展“文明引导旅游”志愿服务活动、植绿护绿志愿服务活动、“文明祭祀”、“森林防火”、野生动物保护宣传等活动,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

(五)加强林业监察执法力度

一是深入开展森林保护“六个严禁”专项执法行动。结合“雷霆”、“利剑”、“执法大检查”、“靛山综合治理”等各类专项行动,统筹开展、综合整治。通过设置举报奖励制度,建立健全司法联动、区乡协作、巡查联动、快速处置及广泛宣传等五项机制,不断收集涉林案(事)件的线索。针对近期毁林开荒种植,以便套取驻区项目征占费用的高发势态,对全区范围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巡查,及时制止、依法查处破坏林地资源、涉嫌占用林地的行为。积极协调各乡(镇)政府、区属国土、城管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查处林业案件,

确保林区安全、稳定发展。2015年,出动林业执法人员380余人次,出动车辆160台次,发放林业法规宣传资料460份,张贴禁止破坏森林资源公告420份。办理行政违法林业案件57件,罚款金额49.7万;完成林业案件行政复议答辨1宗,移交法院4宗,开展了打击破坏生态资源非法盗矿专项行动,现场查获非法盗采矿产资源工具15台,调查非法盗矿嫌疑人20余人次,收缴非法盗矿的撮箕、羊镐等工具若干。

二是结合森林防火等工作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保护森林资源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向广大市民、林农宣传《森林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主动联系各乡(镇)、村寨,尤其在毁林行为较严重的村庄,针对毁林开荒种植、毁林采石采砂采矿及一切毁林行为,在醒目位置张贴禁令、通告,向当地村民发放宣传资料,并为其耐心细致讲解相关法律法规。

三是开展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及湿地资源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对花鸟市场、餐馆饭店、野生动物原材料集散地等野生动物及产品经营场所的巡查,共查处野生动物行政案件3起,其中非法携带国家保护野生动物2起,非法收购、经营国家野生动物1起;收缴红腹锦鸡1只(已放生),野生斑鸠1只(死体),野生雉鸡1只(已放生),警告违法行为人3人。出动林业执法人员380余人次,出动车辆160台次,发放林业法规宣传资料460份,张贴禁止破坏森林资源公告420份。

(六)加快生态产品建设进度

主要通过景观提升、生态修复、新建城市公园,充分整合城市生态资源要素,提升城市景观质量,多渠道挖掘生态资源资源,加快生态产品建设进度,提升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完成大人山公园、金山公园、曹关湿地公园建设,进而巩固完善城市绿地建设,通过石漠化工程、通道绿化工程、美丽乡村绿化工程、封山育林等营林造林建设,完成营造林16749.98亩,进一步增加生态资源量,提高生态产品供给量。目前我区森林覆盖已达44.11%。

二、白云区加快推进林业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是营造林难度日益凸显,省、市造林投资标准过低,实施较困难。二是经果林项目缺乏后期管护资金,见效慢,影响群众收益。三是目前基本没有可造林的林地,营造林项目实施涉及土地特别是农耕地协调难度大,环城绿化、石漠化治理等项目实施难度加大。四是林业矛盾纠纷直线上升,项目征地中利益矛盾冲突尖锐,一方面农耕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不够完善,征地中期、后期纠纷过多,工作推进难度大;另一方面林权争议纠纷直线上升。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以构建优美清新的自然生态委目的,围绕贵阳市打造“千园之城”的规划布局,着力构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城市公园、山体公园、社区公园的五位一体的城市公园体系,按照区政府每年建设3个公园、每个乡镇每年建成一个公园、每个社区每年建成一个主题广场的目标任务,开展公园型社区、公园型村寨创建活动。2020年公园绿地实现服务半径全覆盖到“300米见绿、500百米见园”,白云区绿地率达到47%,绿化覆盖率达到50%,人均公园绿地17平方米/人。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新环保法”,以“六个一律”环保“利剑”专项行动、“六个严禁”森保护专项行动等为抓手,加强对新环保法宣传、贯彻落实,继续加大生态监察执法力度。加大对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的保护力度,强化生态文明建设各项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拟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整治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盗伐、滥伐、非法收购、非法运输林木,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非法占用林地、故意或过失烧毁森林等等违法行为及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其他破坏生态环境案件及其他热点、难点环境问题。坚持“三个最大限度”原则,积极为区内各项目做好服务,安排专人负责三区项目建设涉及苗木调查补偿工作,开展项目征占用地地上附着物调查补偿工作。

三是按时完成2016年度森林覆盖率监测和年度林地变更工作,按照省、市安排启动开展第四次全省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市级试点工作,加强天然林森林资源管护,层层落实管护责任,管护落实率90%以上。严格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积极发挥林业绿化部门工作职能为重点项目建设做好服务,协助项目承建单位做好涉及林用地征占用手续申报报批以及林木调查补偿协调工作。继续开展林业植物产地检疫工作和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做好林业有害生物越冬代调查和松材线虫病的预防和除治工作,进一步深化和完善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继续推进森林经营性保险投保工作和森林抵押贷款工作;加强种苗信息化建设,开展全区苗木资源调查,完善我区绿化苗木花卉数据库建设;进一步规范林木种苗市场秩序;完成苗木花卉规划编制,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林业后续产业发展,重点扶持1-2个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

四是做好村镇建设规划,将污水和垃圾处理纳入规划的重要内容,结合“美丽乡村”、“生态村”建设契机,整合各方面资源,积极推进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改善;建立专项资金,加大对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后期运行管理的资金投入力度,努力发挥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完善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对未实现雨污分流排水系统的区域(如龚家寨片区、沙文片区、麦架片区、艳山红镇摆拢村片区等),结合城市道路新建或改造同步建设雨污分流排水系统,力争2017年前实现中心城区排水干线雨、污分流全覆盖,开展雨污管网排查工作,采取积极措施,消除雨污管网混接现象。

五是继续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确保无重大森林火灾,督促乡镇加强值班和巡查,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森林防火应急队伍的处置能力。利用多种宣传方式增强民众森林消防意识和管火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