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军魂

04.06.2014  20:28

儿孙们围在杨昌文老人(中)身边听他讲那过去的战斗故事。

106岁高寿的爱国军人杨昌文。

杨昌文老人全家福。

应急民兵为杨昌文家打扫卫生。

杨昌文老人的儿子杨胜栋烈士(右)和侄子杨胜海。

安葬在越南奠边府的杨胜栋烈士墓。

记载杨胜栋烈士业绩的各种证书。

杨昌文老人(左)接受本文作者采访。

     ■■ 周 静

    百岁老人杨昌文,参加过南京保卫战等重大战役,参与过国共联合抗日,战斗中四次身负重伤坚持不下火线,打得日本鬼子东逃西蹿,为此荣立一等功。

    爱国军人杨昌文不仅自己骁勇善战,还先后把儿子、侄子、孙子、曾孙子送进军队保家卫国。有老人做榜样,子孙们在部队个个屡立战功。儿子杨胜栋年年获得“神枪手”、“神炮手”、“五好战士”等光荣称号,最后战死于抗美援越疆场,永远长眠在异国他乡。

    这是一位令人崇仰的老人。他教导儿孙说得最多的话是: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坚实的国防,哪来和平的家园;一个人只有先爱国,才能有家!

    在老人多达40余口人的大家庭里,闲时最喜欢的,就是围着老人听他讲那百听不厌的战斗故事,一代代人在他的故事里健康成长……

    亲爱的读者朋友,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那场战争,曾令整个中华民族伤痕累累,也在每一个炎黄子孙的心里刻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日本军国主义阴魂不散,大有卷土重来之势。我们在这期文章里记述老人和他儿子、孙子、曾孙子们的爱国故事,一是表达对老人的敬意,同时也共勉世人:前事不忘,后世之师。一如老人所言:没有强大的国防,哪来和平的家园!

    他是一位百岁老人,出生于满清宣统时期,历经晚清帝国、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三朝。

    他是一个爱国军人,早年担任过国民党中尉连长,参加过南京保卫战、山西晋城保卫战等重大战役,和战友一天打下过日本鬼子36架战机,为此四次身负重伤,荣立一等功。他不光自己忠心报国,还把儿子、侄儿、孙子、曾孙子送入军队,为祖国的国防事业尽忠效力。儿子杨胜栋入伍后年年获得“五好战士”、“神枪手”、“神炮手”等光荣称号,1967年壮烈牺牲在抗美援越战场上,荣立一等战功。

    他叫杨昌文,江口县闵孝镇中练村上练寨组人,今年已届106岁。这位横跨两个世纪的爱国老人,与他的儿子杨胜栋烈士用光荣的一生,演绎了一个个保家卫国的英雄故事。

     漫漫从军路

    巍巍梵净山带翠,滔滔锦江水含情。五月的梵净山大地,绿意盎然。我们从江口县城出发,穿越巍峨的武陵山麓,沿着锦江河支流闵孝河溯源而上20公里,来到山环水抱的上练寨村庄杨昌文老人的家。

    听说我们要来采访,杨昌文的孙子、孙媳、孙女、孙女婿一干人等全部在家等候。一大家子44口人端坐在老人周围,正在又一次聆听老人亲身经历过的那些战斗往事。

    老人的讲述断断续续,儿孙们却听得聚精会神,一个个紧绷神经,瞪大双眼,听到悲惨情景时,跟着老人一起挥洒热泪,听到痛击日寇时,也情不自禁跟着畅怀大笑。

    毕竟年事太高,杨昌文除了战斗场景还能叙述得清清楚楚,其他事件大多已经模糊,耳朵几近失聪,和他说话得像打炸雷。

    据老人的长孙媳58岁的李芝芬介绍,老人去年还能看报,不用戴眼镜,甚至还能用左手写一笔灵动飘逸的字。今年以来视觉模糊,耳朵也不大听得清了。

    1908年1月23日,杨昌文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时值孙中山率领的辛亥革命时期,童年时的杨昌文上过多年私塾,因聪明过人深得私塾先生喜爱,就是有些贪玩。按照风俗,男人到了一定年龄结婚成家都得做正事养家糊口,杨昌文结婚后却依然上学念书。李芝芬的祖母即杨昌文的妻子曾告诉她们,有一天,杨昌文没到校上课,傍午时分先生来家里询问方知他逃学了。一家人和先生到村公所旁边的碾房里寻到了他时,他正和几个小伙伴玩抛石子的游戏,地上被他们刨起了一个脸盆大小的坑。

    新时期新事物的不断涌现,给杨昌文无忧无虑的生活带来了彻底改变。1929年2月,贵州省贵阳警察学校成立,面向全省招收学员,杨昌文因为在当地已是一个文化人,被推荐到贵阳警察学校培训,懵懵懂懂的他怀着一丝好奇,走出了大山。

    在学校,杨昌文吃苦耐劳,勤学苦练,很得教官赏识。八个月后培训结业,杨昌文打点行囊回到家乡,被任命为闵家场常备教练队队长,为家乡社会治安保驾护航。

    1934年,杨昌文参加河南保安四团。1937年加入国民革命军71军87师518团1营1连,任副班长。后来领导发现他有文化有头脑,任命他为国民革命军71军军部特务连长。当时的军长是国民党大名鼎鼎的王敬久将军,继任军长宋希濓更是杰出的爱国将领。这期间,杨昌文的大女儿和大儿子相继降生,给他带来了初为人父的幸福,只是这份幸福只能浸润在他遥远的牵挂和漫长的思念里。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挑起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战火很快烧到整个东北三省。两个月后,日军向当时的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发起攻势,成天派遣飞机在南京上空狂轰滥炸。飞机的轰鸣声,炸弹的爆炸声,百姓的呼嚎声,激起了国民革命军71军军长王敬久将军的满腔愤怒,率领87师师长沈华超、88师师长王元良等部坚守在抗战第一线,与日寇作殊死的搏斗,杨昌文所在87师518团自然也参加了南京保卫战。

    在战斗中,杨昌文看到团长朱振华、营长贾永红、连长毛云鹤舍生忘死身先士卒,也奋不顾身冲刺在前线。机枪射,大炮轰,一发发子弹,一颗颗炮弹像一个个复仇者射向日寇的战机。起始两个月,战斗一直呈胶着状态。日寇见难以拿下南京,于1937年12月9日起调集大批飞机大炮实施更为密集的轰炸。12月中旬一个黎明,日本飞机成扇型向87师518团1营1连防御区袭来,杨昌文和战友们沉着应战,待日机进入伪装好的迫击炮射程,连长毛云鹤一声令下:“开炮!”但见万炮齐发,当天就打下日军96式攻击机、舰载三菱96式4号战斗机和97式舰载鱼雷攻击机36架,成为抗战以来战功赫赫的一天。

    日本鬼子被打个猝不及防,遂发动了更大规模的袭击,就在杨昌文和战友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时,日军飞机像蝗虫一样铺天盖地而来,南京城上空日本战机来回穿梭,上万枚炸弹落在南京大地上,到处哀嚎不断,尸横遍野。又一发炮弹落在杨昌文一班所在战场上,炸起屋子大的土坑,几名战友当即壮烈殉国,杨昌文也被炸得昏死过去,等到他第二天黄昏时分苏醒过来时,发现脸上、左手、头部多处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