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西南高速交警依托路网监控成功侦破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

17.12.2015  11:07

               

 

近日,黔西南高速依托路网监控成功侦破一起重大交通肇事逃逸案。 2015年12月13日晚19时20分许,黔西南高速交警大队二中队接晴隆县公安局110指挥中心转警电话“在沪昆高速公路下行线晴隆匝道处发生一起撞行人事故,车辆逃逸,请立即派员处理。” 接警后,民警立即赶赴现场。19时28分许,民警到达现场。经初查:现场无车辆、无当事人(后得知伤者吴某已被送至晴隆县人民医院)。民警随即扩大搜索范围,经勘查,发现两个袋子和两处血渍,一块白色折断后视镜,镜体内显示有大众标识,根据其形状初判为右侧后视镜。民警根据这一线索和报警人提供的信息(白色小车,未看清车牌号)初步判断肇事车为一辆白色“大众”牌小型汽车。 随即,中队立即启动《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侦破预案》,一是立即将情况上报大队领导和支队指挥中心;二是提供车辆核查信息,报中队值班民警、大队值班民警、支队指挥中心同时对19时00分至19时30分路网监控过车信息进行信息比对,查缉嫌疑车辆;三是请求相邻的安顺高速交警、各重要收费站协助查找嫌疑车辆;四是做好现场勘查,收集相关证据。五是走访辖区汽车修理厂,对后视镜进行分析析确定嫌疑车辆车型,以缩小侦查范围。 得知这一警情后,交警支队政委兼高速大队长王征宇立即率大队办公室主任陆汝建及大队部民警赶赴二中队,并要求大队一、二中队举全警之力务必侦破此案。经过支队、大队、中队路网监控过车信息排查小组2个多小时努力,从4000余辆车辆中锁定10余辆嫌疑车辆,同时走访组也传来消息,嫌疑车辆疑似为大众途观车。很快民警从10余辆嫌疑车辆发现了一辆大众途观车,正在民警满心欢喜时,却发现该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一时陷入了僵局。二中队负责人李兵灵机一动,排查下一个监控点过车信息,经过近半小时的努力。23时10分,最终成功锁定了贵A牌照色途观车有重大嫌疑(该车在该监控点右前后视镜损坏)。 嫌疑车辆锁定后,民警立即调取了该车的登记信息。该车宋某所有,车辆登记地址为清镇市红枫湖发电厂宿舍区,该车已从贵阳市石板收费站下站。大队一中队中队长张洪峰、二中队负责人李兵带领民警于12月14日凌晨3时连夜赶到清镇市红枫湖发电厂宿舍区寻找该车。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排查未发现该车,联系车主宋某某发现该车不是她驾驶的,并及不配合民警的工作。12月15日通过各方走访,发现该车只是登记在清镇市,但在清镇并无活动轨迹。但办案人员并没有泄气,通过不断排查和走访最后确定该车长期活动在贵阳市花溪区。经过不断给车主宋某打电话,向其告知了肇事逃逸的严重性,望其迷途知返,告知驾驶人立即向投案自首。12月15日晚22时30分许,肇事司机刘某终于主动打电话到中队投案,并于12月16日到大队二中队投案。 经询问,刘某系无证驾驶,撞上行人后一时存在侥幸心理,驾车逃跑。且刘某存在不按规定安装号牌违法行为(其进站时悬挂号牌领卡,为躲避监控测速,上高速后将车辆前号牌拆掉,发生事故时并未安装号牌,后为了顺利出收费站,又安装了号牌)。经过20多个小时不断的努力成功将此案件破获。 在本案的侦破中,民警充分依托路网监控系统对嫌疑车辆进行查询、比对是案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环节。充分展现了黔西南交警尽职尽责、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同时也反映出支队、大队、中队三级部门的整体联动工作效能,充分反映了民警应用大数据支撑的公路安全防控体系水平。该案成功告破,有效震慑了严重交通违法行为。 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刘某交通肇事逃逸、无证驾驶等一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换来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黔西南州公安局交警支队高速大队      刘云    余春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