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县“锦绣计划”托举巾帼小康梦

29.09.2014  19:58

    走进盘县淤泥乡彝族刺绣服饰销售店,店内挂满了各种彝族服饰、头饰和装饰产品,参观购买的人络绎不绝;在生产车间,20余名彝族妇女正在制作服饰和刺绣,室内一片繁忙。

    “以前在外面打工很辛苦,现在家们口创业,即挣了钱,又能照顾家庭,一举两得,这都是盘县妇联的引导和扶持。”店老板袁春莲笑着说。

    袁春莲告诉笔者,淤泥乡彝族首饰、服饰制作技艺精湛,历史悠久,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彝族妇女手工技艺渐渐淡出历史的舞台,有的甚至濒临绝境。盘县妇联大力实施“锦绣计划”,动员妇女创办家庭手工作坊,合伙创办规模型手工业加工厂,让我们传统手艺得到传承,现在我们服装店每个月有2万余元收入,产品供不应求,我们准备扩大规模,把民族传统产业做大做强。

    “大力发展妇女特色手工产业,拓宽妇女增收渠道,推动妇女创业就业,托举盘县巾帼小康梦。”这是盘县妇联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提出的重点工作。

    为实施好“锦绣计划”,县妇联从多方面入手,以打造本土品牌和特色手工艺为核心,把手工产业作为抓妇女工作的重点来抓,成立手工产业制作指导服务中心,加强技能培训,构建网络平台,指导妇女成立微型企业,引导妇女从手工生产从分散生产转到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帮助解决妇女在开办企业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到目前为止,县妇联为“锦绣计划”的实施共发放贷款176万元。

    县妇联还不断探索创新发展模式,逐步在全县推广“公司+农户”、“公司+协会+农户”、“能人+基地十农户”等龙头引领发展模式,引导妇女手工产业从分散生产转向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滑石乡杨玉芬成立盘县雅洁厂,从事汽车坐垫编织,解决150余人就业;大山镇董泽伦成立贵州盘县真牛牛角制品厂,解决800余人就业;平关镇石脑村村民何红梅组织村民成立“灵巧女”编织协会产品,开设网上销售服务点,进行销售,已成功交易近百万元,打造了“盘州锦绣”妇女手工产业链条。

    如今,在盘县,刺绣、水晶画加工、手工编织、十字绣、剪纸等一个个手工产业迅速崛起,形成“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发展模式。全县妇女特色手工企业、专业合作社达50家;优强企业达20家,妇女特色手工产业产值达到上亿元,从事特色手工产业的妇女达2万人,带动20万人脱贫致富。(叶利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