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

20.01.2016  13:22

               

 从一件绿壳鸡蛋到上千元的红包都不放过!来者不拒的钟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德坞分局职工唐世荣本以为已平安着陆,却在退休后被立案审查。

  唐世荣栽就栽在对微型企业申办对象以借钱为名或直接索要财物,共计收受财物30余次计10.25万元。同时,还充当“掮客”,每帮助代办公司成功代办1户微型企业,就收取好处费1000元,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先后收受代办公司好处费3.7万元。

  “围着问题转,顺着民意干。”六盘水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张集智说,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看似很小,但危害极大,伤害的是民心,损害的是党的形象。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唯有对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方能彰显纪检监察机关执纪为民的使命担当。

  怎么围着“问题转”——

  六盘水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作为开展民生监督的着力点,采取重点查和专项查的方式开展监督检查,绝不留死角。

  重点查。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征地拆迁、医药购销领域“使力”,让腐败问题“浮出水面”,其中医药购销领域腐败窝案涉案144人,涉案金额1714.8万元;征地拆迁腐败窝案涉案158人,涉案金额1796万元。

  专项查。以资金拨付为主线,采取部门和乡镇入户核查、县区全面复查、领导包保督查“三步工作法”,对国家助学金、农村危房改造、微型企业等专项监察补贴见人、见项目、见资金,“拉网式”、“地毯式”检查。截至目前,共涉及问题资金11614.57万元,立案213件238人,党政纪处分160件178人。

  2015年,该市民生领域共立案781件,党政纪处分861人,移送司法机关85人,涉案金额7490.77万元。

  怎么顺着“民意干”——

  让打破“笼子”的人补“笼子”,让执行力“挺”起来。

  “不送点东西就叫我开证明,是不是有点不把我放在眼里?”钟山区“2·27”四在农家腐败案的涉案者、大河镇周家寨社区原副支书李裕华有着自认为合理的“面子”逻辑。

  在六盘水市纪委决策层眼里,如不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扭转社会上盛行的这种“潜规则”,类似李裕华的“逻辑”就会还有市场。

  2015年以来,六盘水探索建立起“纪检机关牵头,主管部门、发案单位、涉案人员三方共同参与剖析”发案原因的工作机制,让打破“笼子”的人补“笼子”。针对乡镇卫生院医药购销和征地拆迁领域问题,组织办案人员、涉案部门领导和有关违纪人员召开专题会议,分析查找案发根源,督促责任主体建立完善《加强乡镇卫生院管理的规定》、《集体土地房屋征收补偿暂行办法》等制度26项。

  为让“民生项目”透明化,实现事事监督、时时监督,六盘水在乡镇设立民生项目资金监督查询平台,群众用身份证一刷,对自己应得何种补助、得了多少补助就可以一目了然、清清楚楚,再也不用跑东跑西,问来问去。同时,督促各主管部门及时将民生项目资金分配使用情况通过政府网站、部门网站向社会和群众公开,主动接受监督。

  “凡是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再小也绝不放过。只有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才能真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基层。”六盘水市委书记李再勇说。

  下一步,六盘水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在民生领域开展整治铸廉三年行动计划的部署,围绕脱贫攻坚加强民生监督工作,把扶贫项目安排和扶贫资金使用作为民生监督的重中之重,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督,做到责任、权力、资金、任务“四到位”,确保民生监督与脱贫攻坚精准对接,促进扶贫项目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执纪者说

  案例一:钟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德坞分局原职工唐世荣,以借钱为名或直接索要微企申办对象财物,共收受财物30余次计10.25万元。2013年5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受微企代办公司好处费3.7万元,2015年11月,钟山区决定对唐世荣违纪问题予以立案调查。

  唐政林(钟山区纪委纪检监察三室主任):朱熹曾言:“保初节易,保晚节难”。退休前的唐世荣认为权力不用过期作废,无视党纪党规,极尽“吃拿卡要、雁过拔毛”能事,严重损害党员干部形象。预感到自己可能被查处时,企图用提前退休来规避查处,妄想组织放过一马。本以为退休就平安着陆,万事大吉,但仍然逃不脱组织的调查,最终丢了晚节。

  案例二:盘县响水镇扶贫办原负责人杨应,通过编造虚假验收资料等方式套取13户农村危房改造资金16万元。2015年8月,得知盘县纪委正开展专项监察,其私自删除农危改信息后,借高利贷退还了补助款,并组织串供,请人帮忙隐瞒其违纪事实,企图掩盖违纪行为和对抗组织调查。盘县纪委给予其开除党籍处分,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

  王茂林(盘县纪委纪检监察一室主任):本是农家子弟的杨应,十年寒窗终于跳出农门吃上了“公家饭”,却将贪欲的黑手伸向同根相生的农民兄弟,其行可恨;眼见事情败露,借高利贷退还补助,苦苦哀求他人帮忙隐瞒违纪事实,其言可怜;其行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过去的“寒窗”苦读变成今天的“铁窗”之泪,其人可悲。唯有扎紧制度的“笼子”,套牢纪律的“紧箍咒”,方能让类似的人生悲剧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