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川区:依托资源盘活资产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强村富民

26.08.2015  11:28

依托资源 盘活资产 强村富民

——汇川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查

    数据显示,目前汇川区村级集体经济积累总额为25226万元;全区63个村(社区)中有集体经济积累的村(社区)61个,占总数的96.83%。

    近年来,汇川区依托资源,盘活资产,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并取得明显成效。依托资源,兴办企业强村富民家住汇川区董公寺镇交通村金银寺村民组的郭仕刚吃过早餐后,赶往离家不远的董公寺火车站装卸运输公司上班。郭仕刚早已习惯了现在朝九晚五的生活。

    交通村位于210国道旁,川黔铁路穿村而过,兰海高速公路下线口落座村境。遵义北站50万吨集装箱货场、60万担打叶复烤厂、遵义董酒厂、四川新希望集团嘉好饲料公司等50多家企业在辖区扎根。交通村看准商机,由村集体出资30多万元成立董公寺火车站装卸运输公司,为上述企业提供运输、仓储、物流等服务。郭仕刚作为交通村运输公司工人,每月平均工资3000多元。

    “现在不用种地,工资不比在外面打工低,还能照顾家里。”郭仕刚笑呵呵地说。

    除此,交通村还把集镇建设征地的230多万元入股遵铁联营公司,由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公司所获利润按照被征地村民60%、村集体40%分红。此外,村集体还出资建设厂房出租、兴建农贸市场等,村集体收入如芝麻开花节节高。如今,交通村集体资产达1700万元。

    村集体“家底”雄厚,为老百姓办事更有底气。刘家坝、丁家沟、喻家山是交通村较为偏远的三个村民组,通组公路一度坑坑洼洼,减缓村民奔小康的步伐。近年来,村集体先后投入70多万元,帮3个村民组硬化全长1.5公里的通组路。通组路硬化后,村民朱成辉抓住机遇发展养猪,如今年可出栏生猪600多头,毛收入近百万元。

    无独有偶,泗渡镇松杉村利用全村从事建筑行业人数较多的优势,组织成立“同心齐富建筑有限公司”,承接村办公楼改造和黔渝快铁、农田灌溉水渠部分基础性工程项目,实现村集体积累资金8万元。盘活资产,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一个只有685户、1680人的高桥镇干田社区利用优势资源置换优势资产,不断壮大集体经济,集体资产高达近5亿元,在遵义市农村社区首屈一指。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干田社区(当时是干田村)即乘改革开放东风,立足地处“城中村”的地缘优势,建厂房、兴市场集聚集体资财:上百平方的标准厂房出租和汇二路农贸市场、荷花池综合市场及水果市场的兴起,让村集体资产淘到了“第一桶金”。

    随着中心城区不断扩容,干田经济发展亮点频闪。2008年,已远近闻名的荷花池市场因城市建设需要退出历史舞台。乘此良机,富有远见卓识和经济头脑的社区干部在处置市场财产时,同房开公司约定,不要现钱要资产,由此获取3200平方米营业房。仅此一项就让社区集体资产增加3000多万元。

    干田社区还用土地资源实施资产置换,社区和居民小组集体资产不断叠加增值,犹如“滚雪球”般不断积累壮大。社区把800平方米酒楼、茶楼出租,每年即有100万元进账。

    社区党总支书记周建华告诉笔者,3年后,社区还将获得8000余平方米营业房。到时,一笔可观的集体资产又将使干田社区锦上添花。

    集体经济的快速发展,让干田社区两委为居民创造了更大的福利空间。利用集体经济收入,社区每年为居民全额缴纳医保和社保;对60岁以上老人每月补贴200元,满80周岁(不办酒)补助3000元,满90周岁(不办酒)补助5000元,居民去世后进殡仪馆补助3000元。凡是该社区学生考上一本大学,奖励5000元,二本大学奖励3000元,考入清华北大奖励3万,还包上学飞机票。

    去年春节,干田社区向村民派发“红包”,累计资金达到242万元。

    2005年,地处城郊结合部的大连路街道坪山社区由坪山村改为城市社区,是贵州省首家“村改”示范社区,有常住居民3019人,流动人口3万多人。近年来,社区党支部结合辖区实际,探索出一条支部+公司管理服务模式”,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2006年,社区成立高远达综合发展有限公司,采取支部+公司模式,村党支部书记任董事长,居民代表产生股东代表和监事会,公司大部分员工来自本辖区居民。公司运作由村党支部掌舵,把握公司运作方向,维护和提高公司信誉,拓宽业务。

    目前,坪山社区创建10余个涵盖汽车交易市场、汽车修理厂、招待所、农贸市场、酒楼等,集体经济每年纯收入近500万元。

    “下一步,汇川区将突出政策引领,建强班子,培养村干部,抢抓发展机遇,因地制宜,大胆创新,通过各种渠道,狠抓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和扶持村民致富。”汇川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杨长萍说。(刘桂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