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津巴布韦石雕村 120多位艺人撑起村庄传统与声望

07.06.2014  21:38

原标题:探访津巴布韦石雕村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任杰):找到滕格纳格颇费了些周折。最后的十多公里是颠簸坑洼的土路。翻过几道小山丘,待到无路了,便摸到了村边。透过浓密的树丛,隐约看见一片片尖顶茅草房。见陌生人来了,一群光脚小孩儿好奇地围拢上来。这个外表普通的小村庄,就是津巴布韦大名鼎鼎的石雕村。

滕格纳格全村现有97户人家,每家每户都出石雕匠。120多位石雕艺人撑起小村庄的传统与声望。大树下、草丛中,举目皆见石雕作品。小到手掌大的动物雕像,大到三米高的直立人像,村里陈列的石雕多达数千件,令人目不暇接。

从默默无闻到声名远播

滕格纳格藏身于津巴布韦的北部山区,这个石雕村的历史近半个世纪长。从前,当地是一大片烟草农场,农场主汤姆是个白人。1965年,南罗得西亚(津巴布韦前身)白人政权宣布脱离英国独立,遭到外部制裁,农场生计变得艰难。汤姆偶然获知,当地出产的石头质地坚硬,适合制作石雕,便请来擅长石雕的艺人,教农场劳工们雕石头谋生。于是,人们操起农耕和采矿用的器具,叮叮当当地学做起石雕来。

彼时,正值津巴布韦现代石雕艺术兴起传播,这个偏远的小山村逐渐吸引了慕名而来的乡邻,人们投师学艺,在此落脚,滕格纳格逐渐聚拢起了人气。

闭塞的环境给了匠人们专注创作的环境,而广袤的天地山林赋予了他们不尽的创作灵感。汤姆将村中艺人创作的石雕作品带到欧洲巡展后,便引发轰动,滕格纳格声名鹊起,众多买家不远万里频频光顾。二十年前,随着石雕博物馆落户村中,滕格纳格更有了艺术公社的色彩。

三代石雕艺人

作为津巴布韦的一张名片,石雕艺术历史悠远。20世纪50年代末,该国现代石雕艺术兴起并逐渐成熟。在此过程中,由滕格纳格走出了一批一流的艺术家。谈起该国的石雕艺术史,便绕不过滕格纳格的贡献。如今,经过技艺传承和风格演变,村中形成了三代石雕艺人并存的独特生态。

跟津巴布韦的其他石雕相比,我们这儿的石雕作品有很多特色。”29岁的第三代石雕艺人穆比林育从事石雕创作已有十年,他解释说,“从地质构造上讲,津巴布韦最坚硬、色泽最好的一些石头,比如各类蛇纹石,都能在村子附近找到,这好似上天赐予的财富;另外,村中第一批老艺人,好多来自马拉维、莫桑比克、安哥拉等邻国。不同文化背景的碰撞和融合,让滕格纳格的石雕独特风格。

石雕中的艺人有男也有女,多靠投师和苦练领悟掌握技艺。技艺既靠父子相传,也有赖匠人间的交流切磋。村中最年长的艺人阿马里如今已是100岁高龄,深受人们敬重。作为第一代艺人,阿马里老人目睹了石雕村的岁月变迁,“最早,我们做石雕时,使的还是粗糙的农用工具,现在的工艺条件完备了很多,艺人们的创作题材也更多样了。

与石头对话

漫步村中,观者会惊叹石雕作品造型各异的姿态。40多岁的第二代石雕艺人马萨卡拉说,他最擅长雕刻河马与恋人这两类题材。而第三代石雕艺人穆比林育在创作鸟与抽象主题时更有心得。“比起其他地方来,滕格纳格艺人的作品更讲究个性,不会互相模仿和抄袭。没有特色,便难在村中立足。”多位石雕匠如是说。

石雕是修炼于寂寞中的技艺。艺人手上的专业工具多达十余种。创作石雕要经过多道工序:起初的槌打、钻孔产生雏形;再进行细敲、打磨;还要经过清洗、加热、上蜡等环节。完成一件作品,少则一、两周,长则两、三年。

从一个门外汉,到学会使用各种工具,我花了两个星期。但摸透不同石头的品性,用灵感把它们打造成期待中的艺术品,我前后苦练了七年呢。”穆比林育说,“石雕技艺的奥秘在于学会与石头对话,加工不同的石头,要学会辨析声响。有的声响告诉我,‘下手应轻点’,有的声音提示说,‘还得多用力’。

常年与石头做伴,也有灵感枯竭之时。一般而言,每个艺人都会同时创作三、四件作品,一件作品失去灵感,便搁在一边。“有时,灵感会从梦中来,也会在旅途中诞生。”马萨卡拉说。

为石雕技艺而坚守

村子的运转、生计的维持,离不开市场需求。滕格纳格名声最盛时,买家不绝,又以欧洲客最多。出自名家之手的作品可卖到数千甚至上万美元。然而,过去十多年间,随着津巴布韦经济的萧条,石雕村的生计冷落下来。为了生存,一些石雕艺人被迫离开,村子人口由盛时的1000多人萎缩到现如今的300多人。

曾经,每天的买家都有好几位。现在的光顾者寥寥,一个月到来的买家,平均仅有一、两位。”石雕艺人穆比林育言语中难掩失落。村中艺人的小件作品大多开价20美元左右,并不比其他的石雕市场贵。

为了养家糊口,石雕艺人们在闲时种地、开矿,却不舍丢掉老本行。安顿好家里,他们就会从容地坐下来,沉浸于石雕创作的寂寞与专注中。敲击声和打磨声始终是飘在村子里的美妙音符。

石雕展示的是人的灵感与意念,”石雕艺人班古拉说,“我享受创作的过程,不会离开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