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破解难题大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18.12.2015  10:53

    “有钱,有项目,动员群众搞发展也能得到他们的支持了。”六盘水市勺米镇坡脚村支书张云看着满坡绿油油的茶树,很是感慨。坡脚村的变化是贵州在农村勇于改革创新,大力破解难题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贵州以破解权属不清难题,让沉睡的集体资源活起来;破解资金不足难题,让分散的资金聚起来;破解动力乏力难题,让群众与村集体共富起来为内容,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党建的新路子,有效把村级组织、合作社(企业)、农户联接起来,使村级组织有了固定的财源,为民办事的能力和方式大大提升与改进,密切了党群关系,发挥了村党组织引领群众增收致富的核心作用,强化了基层党组织的堡垒作用。

    破解权属不清难题,让沉睡的集体资源活起来

    “土地权属不清、边界不明,不仅容易造成矛盾纠纷,而且阻碍土地流转,影响产业发展。”印江自治县新寨乡大云村支书冉启强如实说。

    .  针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主体不明晰、产权归属不清、要素聚集不强、效益发挥不好,农民资产确权滞后、土地利用率低、经营性收入少等问题,各地积极对农村集体资源进行核查清理,整合村内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劳动力资源、旅游文化资源等,采取存量折股、增量配股、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推动农村资产股份化、土地股权化,盘活各种资源要素,形成资源叠加效应,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014年以来,六盘水市已确权登记集体土地所有权1416万亩、集体林权54万亩、宅基地使用权63842.85亩、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3495亩、农村房屋所有权21.39万平方米。把15.5万亩集体土地、7.4万亩“四荒地”入股企业(合作社),吸引44家省级龙头企业、82家市级龙头企业到农村发展农业产业,拉动城市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促进要素配置合理化,村党组织财源稳固增加。

    黔南州对部分村集体所有的办公用房、厂房、机器设备等资产闲置的现状,鼓励村级组织以股份合作、使用权有偿转让、租赁、公开招投标等形式,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变存量为增量,把闲置资产盘活,实现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

    黔西南州采取以地生财,入股分红,提留资金的办法,为村级集体经济积累原始资金。兴义市顶效镇楼纳村将土地流转给阳光公司,既保住老百姓正常的收益,又让老百姓能进公司干活挣钱,村集体同时也能从中提取部分管理费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原始积累发展基金。

    破解资金不足难题,让分散的资金聚起来

    “如果只是像往常一样,将扶贫款一次性发给村民,那只是眼前的富;将款项用于建设山庄,长线投资,才能有长久的富。”钟山区金钟村支书陈勇盘说。

    针对各级财政投入到农村各项资金基本上是一次性投入、一次性使用,资金投入分散,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各地采取集中投入、产业带动、社会参与、农民受益的方式,使分散的资金聚集起来,实现资金使用的效益最大化,形成了村集体和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

    贵阳市在全省率先实施“3个20万”微型企业扶持政策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延伸行动,鼓励和支持村集体、村集体经济实体以及村民利用现有资金、资产和资源,以入股、合伙、租赁、专业承包、提供劳务等多种方式进行合作,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2014年,全市共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占股的微型企业419户,其中贫困村集体经济占股的微型企业159户,消灭“空壳村”126个。

    六盘水市在坚持不改变资金使用性质及用途的前提下,将财政分散投入到村的发展类资金(补贴类、救济类、应急类除外),原则上转变为村集体持有的资本金,集中投入到企业、合作社或其他经济组织,形成村集体持有的股金,村级党组织参与管理和监督,按股分红、利益共享。2014年,六盘水市整合财政资金2.6亿元,涉及11个部门,带动集体资金6608万元、农民自筹资金3260万元入股经营主体。

    铜仁市高楼坪乡关庄村采取资金入股的方式,注入股金15万元,与成峰园艺绿化公司合作,企业5年内返清村集体投入的本金,并按协议进行分红。

    毕节市德溪街道德沟村引导村民集中闲散富余的征地拆迁补偿资金,采取入股分红的模式创办村级企业樱桃园休闲农庄,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达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