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碧水蓝天永驻 展爽爽贵阳新颜

29.02.2016  11:52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维度,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引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贵州作为全国第二个以省为单位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也是第一批全境列入国家级示范建设的四个省份之一,生态文明的理念逐渐深入到全省各地的经济社会建设中,环境保护的合力逐渐显现。本报自今日起推出专栏——“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展示我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新做法、新进程,敬请关注。


年初,贵阳市获准加入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理事会(ICLEI),成为该组织在中国的首家会员城市,也标志着贵阳迈入了生态文化领域的“全球俱乐部”。


作为全球最大的城市和地方政府网络平台,ICLEI与贵阳合作,除了良好的合作基础,生态建设的一系列成绩是贵阳最大的底气——


全市公园总量达到365个,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高到10.95平方米,引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提高到97%,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5.5%,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以上……


从上世纪末的全国三大酸雨城市之一,到爽爽贵阳,贵阳向着“蓝天”“碧水”“绿地”的目标一路前进,走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


创新引领 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


贵阳欠发达欠开发,经济社会发展既需赶超,又需转型;既要百姓富,又要生态美,不允许再走先发展后治污的老路,但新路又在何方?


2012年国家发改委批复《贵阳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规划(2012——2020年)》,其中就强调“贵阳市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贵阳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自找差距,自加压力。贵阳充分发挥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地质稳定的先天禀赋,和中关村贵阳科技园、贵阳综合保税区、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等平台的后天优势,全面抢抓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期,以发展大数据为突破口,让创新驱动落地生根。


以大数据为引领的发展战略,带来了贵阳的一系列创新实践,中国首个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首个全域公共免费WIFI城市、首个“”上集聚的大数据公共平台……贵阳赢得全国乃至全球广泛关注。


如今,“爽爽贵阳”已成为大数据产业发展领头雁。2015年的数据显示,贵阳大数据及关联产业规模总量达到916亿元,同比增长38%以上,大数据及关联企业总数达5000余家。


不仅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经济增速继续位居第一,在全省增比进位综合测评中继续排名第一,而且在《经济学人》智库发布的《2015年中国新兴城市报告》中,贵阳从5年前的第65名上升为第1名。


建设支撑 绘就爽爽贵阳多彩底色


希望我们的事业能像这颗种下的树苗一样,不仅能成长壮大,还要为贵阳增添一抹亮色。”春节假期结束后,“贵漂”世纪亨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兴荣,就带着创业伙伴一起在贵阳沙文科技园种下了希望之树。


蓝天、碧水、绿地,已经成为了贵阳的代表色。


为了留住这些亮色,2015年,贵阳市同时发布了《贵阳市蓝天保护计划》、《贵阳市碧水保护计划》、《贵阳市绿地保护计划》,目标明确、任务分解,加大生态建设保护和环境治理力度。


孔学堂及花溪十里河滩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黔灵山公园等改造提升完成,红枫湖、阿哈水库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核心区搬迁任务完成,并全面启动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二期工程……一系列让群众喝上更干净的水,呼吸上更清新的空气的工程加快实施。


贵阳率先在全省实行6项国家新标准监测,实施“车、油、煤、气、尘”等专项治理,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在80%以上,连续3年提升5个百分点以上,在全国省会城市排名前列。


2015年,完成营造林113.31万亩,有效保护24万亩湿地。全市公园总量达到365个,新增城市绿地637.2万平方米,全市森林覆盖率从41.8%提高到45.5%。


生态保护不歇,建设驰而不息。在《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制定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以建设‘千园之城’为重点,在生态环境建设保护上‘守底线、奔高标’,在公园城市体系构建上‘蹄疾步稳’,全力增创生态文明新优势……


治防结合 坚决向环境污染说不


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贵阳市民带来了幸福和骄傲。


为了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与骄傲,在贵阳市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以最铁腕的手段,最严厉的措施,查处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


2007年,全国首个环保法庭、环保审判庭在贵阳诞生,受理国家机关、环保组织乃至志愿者个人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


2008年,国内首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在贵阳出台。


2013年,贵阳市人民政府正式下发了《贵阳市生态环境保护联动工作方案》,整合了司法、行政等多个部门执法资源,完善生态保护执法体系,充分发挥“司法机关之间、司法机关与行政部门之间、行政部门与社会公众之间”联动作用。


抢着城市建设的机遇,贵阳昭华颖新混凝土有限公司迅速发展,但是让公司总经理余中流没想到的是,抱着“边生产边整改”侥幸心理的污水问题竟会让企业停产、查封,还有可能难以恢复生产。


在对企业行政执法手段无效后,贵阳市生态委向生态保护法庭申请生态保护诉前禁令,通过将传统意义上的财产保全扩大到行为保全,避免环境损害的进一步扩大。


下一步我们将抓紧整改,不达标决不罢休。”面对严厉的惩处,余中流代表企业做出了承诺。


2015年,贵阳市通过专项执法行动,不间断开展环境保护大检查,共查处生态环境违法案件4498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