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需走心

14.11.2015  12:42

                短短24个字,凝聚着当代中国精神世界的价值公约数。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纵深推进,如何在其培育和践行间建立可靠联系?清华此次凝聚多方合力,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集体攻关。吴潜涛教授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能一阵风过。(11月12日/北京青年报)
  面对高度信息化、价值多元化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阐释让人入脑入心的确是门“技术活”。我们必须承认,当人们坐在电视电脑前看到一个会议场景的时候,当人们看到报纸上那些专业和抽象的政策决议的时候,那些正襟危坐、平铺铅字经常无法引起人们的兴奋,传达的信息也得不到大脑的有效处理。有时候不得不感叹,在相当的受众群体中,一对明星的聚散可能吸引来更多的注意力。铺天盖地的信息中,人们似乎并不怎么关心蕴含其中的价值观,或者在面对这些海量信息时感觉不到他所包含的巨大能量。这种境况下,如何把宣传阐释核心价值观这项“技术活”做好,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和能力。
  习主席强调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带头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和高尚人格感召群众、带动群众。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要润物细无声,运用各类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高质量高水平的作品形象地告诉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什么是值得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
  现在有些地方在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时候,中了形式主义的毒,例如淮北市黎苑小学学生背不出,校长被通报这样的事,其实是走上了错误的道路。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时,要使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要建立长效机制来保障教育的成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核心价值观的养成非一日之功。要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点到面,由表及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只有始终坚持细致的态度,确立细化的目标,制定细密的措施,时刻做到慎思笃行,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行为举止,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指导和遵循。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革命先驱李大钊有句名言,“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功夫。”诚哉斯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内蕴于社会生活的每个细节里,体现在每个公民日常的行动中,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社会落地生根;只有这样,才能让中华民族的精神之光永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