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报社会是一个企业家应有的胸襟”

05.12.2014  23:12

回报社会是一个企业家应有的胸襟

——— 记六盘水青龙春茶业开发有限公司领头人李凤

 

李凤,六盘水青龙春茶业开发有限公司领头人,水城县新街乡乡村群众并不陌生。早在十余年前,李凤就已经将“创业”和“扶贫”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用她自己的话说:“在自己的创业路上,如果能够带动乡亲们致富奔小康,让乡亲们过上幸福生活,这将是我最大的心愿。”为了这一个朴素纯真的心愿,风雨十年,她从未放弃过。

 

从承包荒地的“烂摊子”中提升

      “一个有市场前景的企业要发展壮大,关键在人,潜力也在人!”凭此认识,李凤在企业内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人事”改革,让人浮于事的被动局面得到彻底扭转,努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正是因为这样的改变,不仅保住了几十名员工的饭碗,而且还让一个“小作坊”的企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很快,青龙春茶厂迎来了自己的春天,仅仅2年企业利润便大幅提升。初步尝到了创业甜头的李凤并没有停留在成功的喜悦中,紧接着向杨梅林场承包4600亩荒地,并建设成科学、规范的茶园基地,带动周边龙场、新街、杨梅等乡镇700余户贫困户,为贫困户的早日脱贫做出自己的贡献。

      随后她采取三步走的改革方法,将厂更名为六盘水青龙春茶业开发有限公司。制定完善了公司制度,实行科学管理,规范经营,使企业效益不断提高,年产值超过360万元,累计纳税在160万元以上,为当地老百姓提供就业岗位200个。凭借创业的“韧性”,李凤在2014年获得了更大认可与成就,企业与台湾梅山制茶企业达成合作,并与之研发野生红茶与古树红茶,随后成功推广至境外市场,得到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

      由于新街乡属于传统农业乡,贫困面较大。李凤心系老百姓,决定扩大经营范围与规模,投建野生茶籽油加工厂,为贫困农户提供200余人的就业岗位。

 

情系山区贫困学子

      “谁说只有自家的孩子才疼爱?谁说只有政府和学校才为贫困学子的衣食而操心?”作为水城县民营企业发展的排头兵,李凤深信不疑的的是“只要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始终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与一份博大的胸怀,给寒窗学子们带来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鼓励并非难事。”事实上,因为李凤对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的情有独钟,才有了她一次次对贫困学子的爱心帮扶,并使受其帮助的学生一次次浸润在浓浓的温暖和亲情中……

      2012年,李凤前往水城县南开乡考察茶叶基地,当得知该乡土角村的杨勇,品学兼优,但因为家里经济拮据,大学考取无条件就读,准备外出打工。随后她亲自驾车几十公里山路,来到这名学生家中,了解到他家的贫困状况后,李凤鼓励他把书念到底,表示每年给予2万元资助。目前该学生就读西南政法大学三年级,品学兼优。

      资助贫困学生,李凤并没有将目光停留在水城县,一次出差途中,偶遇毕节市宣威县来宾镇余万超,了解其是孤儿后,留下他的联系方式,回水城后立即派人了解其情况资助其入学和生活费每年1万余元,并承诺资助到他读完大学为止。

      2013年底李凤在六枝特区大用镇汩岗村上冲组修建爱心超市,免费发放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给当时的贫困农户,目前累计投入20余万元,此举为当地的贫困群众解决了生产和生活的燃眉之急,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赞许。

      面对社会各界的赞誉,李凤真诚地说:“企业小的时候,是自己的,企业大了,就是社会的。回报社会是一个企业家应有的胸襟。”在广大的群众眼中,她是一位情系家乡的慈善家;在诸多同仁眼里,她又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实干家。“慈善家”和“实干家”的双重评价背后,更多的是大家对她的信赖和钦佩。

      也许是李凤过去吃过太多太多的苦,使她对社会的弱势群体抱有深厚的责任感和同情心。2008年5月12日,震撼国内外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灾害发生后,在县政协、团县委、县工商联先后组织的向灾区献爱心募捐活动中,她慷慨解囊,共捐资5万元,支援灾区人民恢复重建家园。

      李凤情系山区学子、热衷社会公益事业、惠及家乡群众的慈善之举和光彩事迹,多次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在今后的创业路上,李凤坚信:“作为一名企业家,一定能够以身示范,把扶贫事业做得更好,壮大自已的茶叶产业,为六盘水市”3155“工程添砖加瓦,全身心投入到社会扶贫的浪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