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区大山洞社区创新基层社会管理 造幸福家园

10.11.2014  17:57

    11月5日下午四点刚过,白云区大山洞社区服务中心陆续有学生到来,在熟悉地跟社区工作人员打招呼后,学生们或去做作业,或去图书室看书,或去找爱心妈妈汇报学校情况……就像回到家一样;

    在社区服务中心二楼,映入眼帘的是各种卡通温馨提示,走廊两边的展示区贴着孩子们的照片,书法室、摄影室、绘画室、玩具室、图书室、乒乓球室、音乐室等一应俱全,俨然是一所兴趣学校。

    作为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和国际计划(中国)首次合作项目的试点,大山洞社区儿童幸福家园自2013年4月挂牌成立以来,一直受到孩子和家长们的好评。去年以来,该社区共投入55万余元用于硬件设施建设,先后建起了图书室、心理咨询室等十余个儿童活动室。同时,该社区配备了两名专职爱心妈妈和60余名爱心志愿者,不仅在平时开展兴趣小组、“四点半学校”等,还在每个节假日组织主题活动,确保“周周有活动一月一主题”,丰富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

    “就这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孩子变化真的很大,真的很感谢,这里真的很不错。”提到社区的儿童幸福家园,居民陈青松满是感激。他的孩子小辰(化名)从内敛到敢于表现,从撒娇到有独立性、懂得感恩、克服自卑、勇于争取,这些变化他都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今年读四年级的小辰,6岁时不慎被开水烫伤,身上留下了疤痕。随着孩子的长大她会不会有自卑心理,陈青松一直忧虑。去年,内敛的小辰变得活泼起来,每天放学后盼着去社区的儿童家园,陈青松觉得好奇,就决定去看看。在儿童幸福家园,小辰在爱心妈妈的带领下,和小伙伴一起学习唱歌、练习讲故事、参加消防逃生学习、到孤寡老人家做志愿活动……“去年她参加了区里的讲故事比赛,今年参加歌唱比赛还得了第二名呢。”陈青松说,现在他也常参加幸福家园的活动,成为幸福家园的铁杆粉丝。

    儿童幸福家园不仅帮孩子们培养兴趣爱好,还解决了放学后父母还没下班回家这段时间内孩子没人照料的问题。孩子有问题便求助爱心妈妈,是儿童幸福家园作为孩子们避风港的最好见证。

    “有问题有困难就来找爱心妈妈。”社区孩子小阳说,这是平时在儿童幸福家园时爱心妈妈常对他说的。据爱心妈妈赵世荣回忆,今年9月的一天,她刚吃完午饭回来,就看到小阳在办公室门前大哭,便赶忙上前问原因。原来,小阳爸妈在市区,他自己中午用电磁炉烧水煮饺子,在去邀请隔壁同学来家里玩的时候,门被关上了,而电磁炉上的水还在烧,担心家里发生火灾,不知所措的小阳便赶紧跑到儿童幸福家园寻求帮忙。

    从最开始的简单摸索,到现在建立“日照料”、“周活动”、“月家访”、“建台账”、“延时制”等工作制度,儿童幸福家园已迈上正轨。自家园启动以来,前来参加活动的儿童和家长累计已达25000人次。

    “组织孩子参加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主能力、合作意识和感恩意识。同时,我们也关注特殊的孩子,对他们进行心理疏导。让孩子们积极健康地成长,让特殊家庭的孩子重现笑颜,即使再累,我们都心甘情愿。”爱心妈妈赵世荣说。   本报记者 梁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