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字当头 坚守生态底线

24.09.2014  12:07
本报评论员
  正确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是贵州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这一原则,在我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发展洪流中,得到了始终如一、清晰坚定的贯穿与体现。
  我们大力推进产业向园区集中,严防“处处冒烟、村村点火”。我们大力实施“三位一体”规划、水利建设“三大会战”,为生态建设提供最坚实的顶层保障。我们倾力抓好生态移民扶贫搬迁工程,让生态最脆弱地区的群众“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我们快速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和城市燃气改造,农民渐别“柴薪取火”,市民渐别“小炉烧煤”。我们全面加快园区和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尽最大限度减少生产生活对生态的影响。我们积极推进全省区域空间布局调整,为发展留白、为生态留白。我们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六个一律”,为多彩贵州筑牢拒绝污染“防火墙”。我们努力推进生态建设重点工程,森林覆盖率以每年一个百分点以上的速度持续提高。我们连续召开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充分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建设生态文明高地。
  一系列的举措,让贵州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生态优势,已经成为贵州的“招牌优势”。然而,全省森林资源保护的形势并不容乐观。贵州人民千辛万苦保护、建设起来的绿色银行和绿色奇迹,受到严重威胁。
  林业生态红线绝不容践踏!贵州生态底线绝不容践踏!省委书记赵克志8月22日在省委中心组学习读书会上,明确提出了森林保护“六个严禁”要求。“六个严禁”掷地有声,是贵州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要求的重要举措,是全省各族人民向毁林违法行为发出的战斗警报,也是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地对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字当头,保护森林。全省党员干部要清醒地认识,我们始终在坚持什么、始终在反对什么,在坚守生态底线上心如明镜、志比金坚。全省各地各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拿起法律的武器,迅速打响森林保护“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的第一枪,打出气势、打出决心,打出成效、打出声威。
  “”字当头,坚守底线。把生态优势保护得更好、发展得更好,我们的开放优势、资源优势、后发优势才更有魂、更有生命力,发展的底线也才能守得更稳、更好。全省上下要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拿出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与责任担当,在加快发展上毫不含糊,在保护生态上毫不含糊,努力使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能给后人留下赞叹而不是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