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泉市“三抓好”助力脱贫攻坚战

05.05.2016  17:19

    新华网贵阳5月5日电(通讯员 吴雨歆)近年来,福泉市把扶贫开发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和最实的惠民实事抓紧抓实,通过多种形式、多条渠道,着力搭建“大扶贫”格局,实现精准扶贫、开发扶贫和社会扶贫的有机结合与成效多赢。

    抓好包保责任制,落实到人。形成市委、社会、企业协同发力的“三位一体”集团帮扶体系,促进了全市精准脱贫工作的提质增效。认真落实“54321”结对帮扶机制,实行市级领导包乡镇、部门企业包村组、干部职工包贫困户的三级包保责任制,根据贫困人口建档立卡重新核查情况,全面调整帮扶干部联系户,135个单位108家企业6300名干部职工结对帮扶60个村10294户贫困户,形成结对帮扶全覆盖。帮扶单位、帮扶干部为贫困村争取项目26个、资金100余万元,为贫困群众办实事891件。在各基层党组织推行业务指导包保全覆盖,分片包干落实,明确具体工作任务及责任人。并由包片领导带队,实行“半月一督查、一月一调度、一季一观摩”督促推进工作制度。市委主要领导根据工作动态,及时召开调度会,对发现问题的立说立改,对责任不落实、包帮不到位的,严格进行问责。

    抓好脱贫规划,定位到村。坚持“一村一规、一户一法”原则,根据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现状,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列出需求清单,因村施策、因户施法,对26个贫困村逐村制定脱贫规划,对1.02万户贫困户逐户制定脱贫计划,建立精准扶贫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分年度、分梯次推进整村脱贫。搭建档案管理平台,以村为单位,以户为单元,建立脱贫档案,将干部帮扶情况、贫困户基本信息、享受的扶贫优惠政策、增收细账等作详实记录,确保贫困户家庭基本状况掌握全面、真实、准确,为精细管理、动态管理、精准管理搭建了平台。目前,已完成10294贫困户“一户一档”创建工作。

    抓好产业帮扶,明细到户。以精准扶贫助推产业发展,按照“党委部门联弱村、政法部门联乱村、经济部门联穷村、业务部门联产业村”的原则,采取“县级领导组团抓、部门结对集中帮、乡镇管理具体抓”的方式,着力构建帮扶工作大网络。紧扣“产业党建”这一关键点,深入实施“党员创业带富”“集体经济强村”创建等工程,建设了龙昌农产品加工及信息物流园区,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1家,建成了“福蕴山水•诗画江边”新型农村综合体、双谷“立体农业”观光园以及双龙村城郊综合发展示范点,探索出了一条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结合“梨、茶、畜”主导产业发展,探索建设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村级党组织牵头成立“支部+合作社+贫困户”“致富能人+贫困户”“龙头企业+贫困户”“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形式,提升贫困户组织化程度,共同发展增收致富产业,确保贫困户有1-2亩梨或茶等可持续增收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就业,有效增加贫困户收入。如牛场镇桂花村率先实施了精准扶贫与梨产业发展相结合的试点工作,积极发动全村杨八庄、木老坡等87户贫困户251人以“一个贫困人口至少一亩梨”的最低标准,发动贫困农户种植梨产业,种植面积约1000亩。

[责任编辑: 罗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