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冻”应因时因人而异

09.10.2014  18:16

  中新网贵州频道10月9日电(杨春竹) 一早一晚寒气逼人,中午艳阳高照,蓝蓝的天空高远而深邃,与天有关的景象都染上了浓浓的秋色。放眼大街闹市,各种穿衣是五花八门,有的短衣短裙,有的长衣长衫,有的赤膊赤腿,有的厚衣厚裤。这种时候,人们自然而然地就想起那句流传已久的“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的养生格言了。

 

  所谓“秋冻”,顾名思义是指随着秋季的到来,气温的逐渐降低,天气的转凉,人却应该适当地少穿点衣物,有意识地让身体冻一冻,以便逐渐提高人体的抗寒能力,逐渐适应寒冷的天气,达到强身健体少生病的目的或效果。其实,这种以退为进的方法确有道理,不过,万事万物都不能一概而论,讲究的是因时而异,因人而异。

 

  “秋冻”一要看“天时”。当天气变化比较平缓时,比如在初秋时,一段时间每天的气温起伏变化不大,或者一天之中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的温差不太大。这种时候少穿点衣服,使身体略感凉意,但不感觉寒冷,即有点冻的感觉是可以的。

 

  不过要注意的是,一旦有强冷空气到来,引起气温急剧下降时,就不能一味地追求“秋冻”了,这样不但达不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反而会招灾惹病,感冒和某些呼吸道疾病就会“主动请缨”而来。因此这个时候就得见机行事,要及时、适当地增衣保暖了。

 

  “秋冻”更重要的一点是因人而异。要根据自己的体质,即抗寒、抗病能力量力而行,不可急于求成。对于那些身体调节功能已较差的年老体衰者以及长期疾病缠身弱不禁风的人则是不宜“秋冻”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