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隆大规模性骚扰事件震惊德国 暴露社会顽疾

15.01.2016  15:20

  央广网北京1月15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新年之夜,德国科隆等城市发生了大规模的性骚扰事件。据外媒报道,这次事件中的受害女性多达数百名。整个德国社会在为之震惊之余,性骚扰问题也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

  德国观察员薛成俊介绍,性骚扰在德国早已有之,甚至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现象。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引起大众的注意。正是此次发生在科隆等城市的大规模性骚扰事件,揭开了这一话题。根据德国联邦反歧视机构2015年3月份的一份调查显示,56%的职业女性和49%的男性在工作中有过被性骚扰的经历。不过社会学家估计,实际数字比这要高得多,尤其是对女性来说,处于个人名声以及工作位置等一系列的担忧,而选择了沉默。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只不过是冰山一角。

  过去人们对性骚扰不太容易界定,有些行为会被理解成同事之间的某种和谐润滑剂。而每个人的感受也完全不同,对此德国于1994年有针对性的出台工作保护法,2006年归类到了平等待遇法。其中第三条第四款对什么是性骚扰做了明确的定义,比如非必要的身体接触,在对方无意愿的情况下,使用带有性暗示的语言,也就是讲述所谓的黄段子、黄笑话,展示裸体图片、影象等等,都可以视为性骚扰行为。平等待遇法还决定,劳动单位有义务保护在职员工免受性骚扰,为员工提供一个不受任何骚扰的工作环境。一旦发生性骚扰行为,雇主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保护受害员工的权益,否则相关员工有权拒绝工作,并且雇主必须照常支付薪水。

  虽然性骚扰在德国不属于刑事犯罪,但是对于一些情节严重的行为,如果发生在新年之夜的科隆大规模性骚扰行为,可根据德国刑法第185条以侮辱罪对行为人提起诉讼。对于工作中的普遍性骚扰行为,用人单位通常根据情节,对行为人予以劝告、警告、开除和立即开除等处罚。

  尽管是有了法律上的保护,德国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工作场合中的性骚扰问题,依然相当普遍,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取证非常得困难,没有确切的人证和物证,很难判定性骚扰行为的真实性。因此专家认为,面对性骚扰问题,主要还是以所谓的主动防御为主。首先也要尽量做到洁身自好。当然了,不一定像科隆女市长这样,在新年夜性骚扰事件之后所建议,与异性保持一臂的距离,这样做恐怕非常不现实。但是平时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和举止,不给对方以任何的机会,一旦发生被性骚扰的情况,一定想办法保留有利证据,同时咨询工会以及其他相关的权益机构寻求帮助,不要因各种担心而选择沉默,这样做只能会给坏人更多的机会,让自己处于更加不利的境地,面对性骚扰一定要学会大声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