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出幸福来

27.08.2014  18:25
        翻开贵州的历史,从某种角度来看,就是一部移民史。
        悠悠岁月,外面的人来了又走了,走了又来了。而世居在这里的人们,千百年来也在不断地迁徙,从直立人的“桐梓人”到早期智人的盘县“大洞人”,从晚期智人的普定“穿洞人”到如今的现代人,都在上演一部移民的史书。他们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从山洞搬迁到平原,从边缘之地迁徙到繁华之地,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朝着更好的居住生活环境移动。
        历史的长河,从未停步。
        当国家在迅速崛起,当贵州经济迅猛发展,当城镇在加速扩张……很多的故事在续写双手撬动地球的奇迹。但在另一个维度上,贵州很多的村落还住在基础设施落后的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那里的人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就医难、入学难……
        行走在贵州的大山里,这场景穿透了过去,也在刺疼着未来的岁月。按照国家人均纯收入2300元的扶贫标准,贵州还有754万人为贫困人口,其中85%以上集中分布在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等连片特困地区,特别是还有大规模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地处偏远、信息闭塞、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深山区、石山区、边远山区、高寒山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协调,是贵州省扶贫攻坚的“硬骨头”。
        怎么办?一直以来,贵州人都在思考。当十八大提出中国梦想,当全国人民迈进小康社会之际,当所有的目光聚焦在贵州这片大地上时,我们知道,这个问题的解决更加刻不容缓。
        于是,从2012年开始,一幅生态移民工程的宏伟蓝图正在贵州大地展开,用9年时间,把203.4万贫困农民搬出石漠化地区、生态脆弱区和生存条件恶劣山区,融入城镇化的大浪潮中。
        这是一份承诺,也是一种责任。
        陈敏尔省长指出,扶贫生态移民是政府工作的大事,也是实事和难事。要充分认识扶贫生态移民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和持续性,把准脉,找症结,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把工作抓得更准更实。
        连续几年,贵州都出台了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方案,这些方案犹如路线图,勾勒出贵州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步伐和图景。
        两年来,贵州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已搬迁移民约40万人,初步形成了搬迁民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经济收入增加、扶贫开发成本降低、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的局面。
        从恶劣的环境中搬出来只是第一步,以后的日子如何生活、如何致富是摆在移民们眼前的问题。《贵州省2014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方案》日前也出台了,方案进一步要求工程要与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相结合,与发展旅游等特色小城镇相结合,与“5个100工程”、与农村危房改造相结合,与基础设施向县及县以下延伸相结合。为确保工程顺利实施,方案提出要积极培育后续产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农民增收与生态保护的长效机制,围绕“建房、搬迁、就业、保障、配套、退出”六个关键环节,周密组织、精心实施,确保扶贫生态移民搬得出、留得住、能就业、有保障。
        作为全国扶贫开发主战场,贵州省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在不断地探索、摸索中前行,未来也必将走出一条破解山区贫困人口脱贫难题的宽阔道路。
(胡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