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家的孩子”缘何成了负累?【长城时评】

09.09.2015  16:35

我死后,请不要再去烦其他人了,我的死只和我个人有关……下辈子不做穷人家的孩子。”8月31日,在抽屉里留下两张字条后,安徽六安市高二学生陈伟(化名)离开租住的房子出走,没带手机和钱包,7天没有音讯。接到孩子的父母报警后,当地派出所已对此事立案调查。9月7日下午1时,陈伟的父亲陈超告诉澎湃新闻,他们已在合肥市肥西县找到了儿子。(9月7日澎湃)

下辈子不再做穷人家的孩子”,成为一名17岁青年的负累,以致于其以死为手段,告别这种“穷人家的孩子”的状态,不能不让人深思。“穷人家”表明是一个经济上的概念,但更进一步看,则是精神层面,乃至社会层面问题,在青年头脑中的一次投影。“下辈子不再做穷人家的孩子”的遗书,是一道必须回答好的考题。

从经济条件上来说,留下遗书出走的学生陈伟,其家庭并不是特别贫穷,他的父母定期给他200元的生活费,证明其基本生活是有保障的。但在这个物质生活越来越提升的总体背景下,或许让陈伟面对自己生活的“窘境”有些不知所措,自惭形愧起来。也许是在光怪陆离生活面前,在学生们的攀比当中,陈伟觉得穷人家的孩子没面子,生活太苦。所以,在他看来,也下了极大的决心,称其下辈子都不做穷人家的孩子。

一段故事,能够彰显不同人对贫穷的态度,和如何改变贫穷追求人生目标的不同结局。20多年前,有位叫李勇的打工者,曾与潘石屹一同打过砖、抬过预制板,生活一度极为贫苦,他们成为同患难的“苦友”。然而,对生活的不同态度,使得李勇和潘石屹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最后,李勇仍然是个打工者,而潘石屹则成为身价亿万的富翁。虽然不能用金钱多少来衡量成功与否,但事实表明,对贫穷的态度和相应采取的行动,会影响不同的人走出不同的人生。

对于陈伟以及其父母来说,陈伟心中的症结,除了经济上偶尔上的困窘之外,更多是精神上的缺失。他的父母长期打工,对其精神上的关注投入并不多。这一点,在陈伟写给他父母的信中“想了很久写遗书”的表述中明白无误的表露出来。经济上的不富足和精神上的缺少关爱,使得陈伟缺少了足够的勇气面对生活,面对自己。从陈伟身上可以看出,不少农民工子女,甚至是不少家庭,只注重孩子经济生活上的保障,而缺少精神生活的关注和培养,以致于经济富裕精神贫穷或者两者都相对贫穷的状态,问题少年,也就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不断衍生。

每个时代,因为各种原因,都会有穷人和富人的存在。这只是一种状态。没有穷人家的孩子,只有穷孩子。人穷志不能穷。如此,改变贫穷才会有决心和动力,才会既看到乌云,又看到广阔天空必然会有蓝天和艳阳。

陈伟虽然被找到,但他仍然迷茫于人生前进道路上,迷茫于贫穷与富有在人生中的作用问题当中。对于陈伟的教育、引导和帮扶,不仅在于生活上的有效保障,更应是精神上的正确引导。(张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