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壳”村变“实体”村

08.12.2015  19:03

    “不仅村集体有了收入,更重要的是让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有了就业机会,让留守老人、留守儿童有了亲情关爱……”今年以来,务川自治县浞水镇以精准扶贫为抓手,结合区域实际,相继组建实体公司、企业、工程队投身地方建设,不断发展集体经济,逐步改变了过去村集体“一穷二白”的面貌。

    资金扶持 让发展有支撑

    今年来,浞水镇出台了《浞水镇关于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支持各村(居)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同时,成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在包村领导现场实地分析调研、找门路想办法的同时,党委、政府还根据村集体经济推进发展的缓急程度,以协调贷款、直接划拨等方式,分别给予资金、物资的扶持,到目前止,共计为各村投入资金200多万元、肥料10吨。

    今年,该镇鹿池村凭借镇政府划拨的1万元启动资金,成立了“绿康专业合作社”,发动全村群众养殖蜂蜜、栽种高山冷凉蔬菜,目前全村养殖蜂蜜48桶、种植冷凉蔬菜400亩、油菜500亩,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发展产业 让村级有积累

    发展产业,是消除空壳村的首选,也是群众增收致富的好门道。

    浞水镇河坝村紧靠重庆,前些年,该村面向重庆市场,村民自主发展畜牧养殖、蔬菜种植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规模,但因为缺乏组织引导,群众自我发展的产业抗风险能力较低,曾使该村产业的发展壮大一度陷入“低谷”。

    当省、市、县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号角吹响以后,为了增强产业的抗风险能力,该村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成立了河坝村农牧产业发展公司,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既为养殖户提供政策帮扶,又为其联系解决销售的问题。

    截至目前,浞水镇集体经济积累达到10万元的村有3个,达到5万元的村有2个。村里有产业、村级有积累、村民得实惠,大力兴办产业是浞水镇壮大村集体经济,帮助群众致富的一本鲜活致富经。

    兴办实体 让经济快增长

    兴办实体,依托有利条件,走“短平快”发展之路,为集体经济发展掘“第一桶金”积累原始资本,是该镇发展村集体经济探索的另一条路径。

    按照“一乡一品,一村一特”思路,浞水镇结合各村实际,不断探索发展路径,兴办了建筑公司、劳务公司、入股专业合作社等村级集体实体经济。

    在河坝村和长江村,分别服务于铝土矿的污水处理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由两个村分别组建的施工队伍200余人正在如火如荼地作业。沧浪村有效利用遵义市物资集团公司挂帮的机遇,成立了废旧物品回收公司,该公司直接与市物资集团公司进行业务对接;石笋村有效利用木材加工厂的锯沫废弃品,成立了机制木炭加工厂;长江村、河坝村、沧浪村依托二级公路建设、铝土矿山建设、民居改造、新农村建设等项目,分别组建了劳务公司,为各项目工程提供服务。

    截至目前,浞水镇共成立集体所有制建筑公司、劳务、加工等20多个,入股合作社、公司、协会16余家,盘活村集体荒山1000亩,盘活闲置资产场地2个。各劳务公司参股或承建的项目涉及二级公路路沿、堡坎工程施工、通组公路修建、县级门头建设、“一事一议”项目建设、院落硬化、新农村建设房屋里面改造等领域。

    创业就业 让社会更和谐

    “劳务公司就在家门口,在里边务工收入也还可以,更重要的是能照顾老人孩子……”长江村村民罗峰说。

    浞水镇虽说是商贸大镇,但和其他乡镇一样,外出劳务经济更是支撑村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据统计,该镇目前农村留守妇女总数184人,留守儿童489人、空巢老人837人。由于青壮年长期外出务工,妻子、孩子、老人没人照顾,缺亲情、少关爱,这给社会造成了不安定因素。今年,该镇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组建成立各类公司、协会后,大量的外出务工人员根据各自的技能,纷纷回乡创业或就业。据不完全统计,仅河坝、长江、沧浪三个村的公司就吸纳外出回乡务工人员300多人,为留守妇女解决就业20多个。

    “发展村集体经济这是个庞大系统的工程,除了消除‘空壳村’、带领村民致富外,也促进了社会其它方面的发展进步,村级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将得到进一步加强。”浞水镇党委书记王镇飞说。(马松 申秋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