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海陆空”式搜救失踪儿童诠释生命至上

19.02.2016  20:17

    浙江金华走失的3名儿童终于找到了,此前,金华浦江县先后出动近5000人次参与搜救,搜寻范围超过30余平方公里,浙江省公安警务航空队还出动了警用直升机。大规模地毯式的搜救换来了最好的结果,整个救援过程诠释了生命至上的理念。

    对生命的重视程度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尺,保护公民的生命安全及各种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的职能。当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出现危险,是否以民为本,是否以生命至上关乎着政府的公信力。

    鲁甸地震时,88岁的熊正芬老人在废墟中被埋50多小时,最终,救援官兵冒着余震引起再次塌方的危险,一寸寸将砖瓦废墟挖开两米后成功救出熊正芬。“东方之星”沉船事故中,潜水员官东脱下自己的重装具给被困人员穿上,自己徒手从深水潜游出来,出水后两眼通红,鼻腔出血。几小时内,潜水员们先后下水20多批次,体力消耗极大,但没有一人卸下装具,随时准备再次下潜。

    生命至上,救人要紧。灾难面前,我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该如何对待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哪怕是最小的希望,哪怕是最大的付出,也在所不惜。在此次浙江儿童失踪救援中,当地几乎已经动员一切能动用的资源,市民、媒体等社会力量的参与更让“生命至上”成为全社会共振的旋律。

    除了数千人的搜救队伍在事发地建光村附近的山地、道路、水库展开夜以继日的地毯式搜索,浙江省公安厅还派出专用搜寻直升机赶来不间断巡逻搜救。搜救人员将打火机、食品、水等救援物资装进数十个救援包里,投往孩子可能出现的地区。

    在以往人口走失的救援案例中,直升机搜救并空投物资的情况是较为罕见的,这种“海陆空”式的全景搜救可以称得上是真正的“全力搜救”,在孩子们可能出现的地方空投物资可以称得上真正的“不放弃任何希望”。时值立春不久,金华当地气温并不高,孩子们所处的大山深处温度应该更低,幼小的他们随时面对山区水库、山崖等潜在危险,在野外时间愈长,孩子们直面生命危险的可能性就愈高,不得不说,正是当地社会的积极行动和主动作为,为搜救工作赢取了宝贵的时间。

    孩子们平安回到父母身边让人倍感欣慰,搜寻救援行动也值得点赞,但此次失踪事件的发生也再次给家长、学校及社会各界警醒,保护儿童要防患于未然,加强各方联动,从教育、监管等环节尽可能地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成长的环境。(卢志佳)

[责任编辑: 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