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口旅行”醉贵州 看贵州发展与生态并驾齐驱

18.07.2016  21:11

 万峰林景区


黄果树瀑布

茅台酒厂一直坚守传统而精细的生产流程,并将其镌刻上墙以作纪念。得益于大自然的赐予,特殊的自然生态条件,与传统的酿造工艺相结合,这才有了醇香味美的茅台酒。陈勇 摄(贵景网 发)

得益于大自然的赐予,特殊的自然生态条件,与传统的酿造工艺相结合,这才有了醇香味美的茅台酒。陈勇 摄(贵景网 发)

晴隆二十四道拐

编者按

贵州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跨越发展之路,走出了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透过“中国酒都”茅台镇、黄果树大瀑布、晴隆“二十四道拐”及兴义万峰林这些人们熟知的贵州“窗口”,看看贵州如何做到发展与生态并驾齐驱。

文/ 本报记者 赵勇军

1号站

酒都茅台: “不能说的秘密

一进入被誉为“中国酒都”的仁怀市茅台镇,浓浓的酒香味便扑面而来,仿佛在告诉人们,“酒都”到了。

茅台镇美酒“不能说的秘密”,某种意义上在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

茅台镇夏热冬暖少雨,炎热季节持续半年以上,年降雨量仅800—1000毫米,年日照达1400小时。

这种特殊气候最适宜酿酒微生物的生成与繁衍,“到处都是酒分子,这样开放式的自然发酵,是茅台酒赖以生存的基础。”茅台集团技术人员说,至少有100多种微生物参与了酱香的形成过程。

茅台镇数千年的酿酒活动,对微生物的长期驯化和自然筛选作用,形成了一个无法复制的特殊微生物群落自然生态圈。

然而,大自然赐予茅台的不仅仅是地缘优势,还有独有的糯高粱。

为保证高粱供应,茅台集团直接从用农肥种植的村民手中收购。每一粒高粱入库,生产、收割、脱粒等,都有一系列苛刻检测标准。茅台的品质本为绿色,茅台的绿色战略就是其绿色品质的发展。

然而在茅台镇,人与自然并非一直和谐:20世纪80年代,茅台镇“颜值”很差,远道而来的游客往往扫兴而归。

随着当地经济起飞,茅台镇的定位也越来越立足生态建设。2012年,贵州省提出把茅台镇建设成为“贵州第一、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名镇。

近几年,茅台酒生产综合能耗年均下降3%,为进一步减少排放,茅台还投资1亿元进行“煤改气”。

随着技改项目的成功实施,每年茅台集团可减排6800吨二氧化硫、2450吨氮氧化物、73万吨二氧化碳,这一串数字的意义,相当于每年再造3万亩森林。

茅台集团用于环境治理的投入累计达10亿元。茅台还计划从2015年开始到之后的十年,投入5亿元用于赤水河保护。

为达标排放,茅台建成了废水处理站、垃圾处理场、废气废水在线监测系统,日处理污水量达27000吨左右。

茅台人还想出了“吃干榨尽”的办法——将酒糟变废为宝的生态循环经济产业。

把酒糟转化成有机肥,有机肥用来生产有机高粱,有机高粱又用来酿酒,真正实现让粮食从土里来、回到土里去的美好愿望。

茅台镇通过科学的制度保障,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了经济和环境双赢,完成了青山绿水与金山银山的和谐统一。

2号站

黄果树大瀑布: 十里河溪鹭跃鸣

素有天下第一瀑之称的黄果树大瀑布一直在变,在变大,在变美,在变绿。

漫山的绿色与白色瀑布融为一体,飞流直下气势更显磅礴。”一名四川游客再次来到黄果树大瀑布时发出感慨。

为了给这里增绿,贵州也是蛮拼的。

要让绿回来,先把人搬走。

3年前,黄果树瀑布核心区域“半边街”还居住着近千户村民。村民楼房参差不齐,餐馆随处可见,密密麻麻的水泥房屋,与旁边举世闻名的大瀑布极不协调。

半边街”曾是黄果树的硬伤。当年黄果树申遗,“半边街”拖了后腿。当地政府痛下决心,启动搬迁工作。

2011年,生态移民搬迁工程启动,投入近10亿元对923户群众实施搬迁,投入5000余万元对搬迁区域进行覆土绿化建设及文化、休闲景观打造。

半边街”搬迁了,黄果树新一轮申遗工作也启动了。在黄果树景区内,类似的环境整治仍在进行。

黄果树工委宣传部负责人说,黄果树迎宾大道两侧原先的酒吧街都取消了,改做绿化,“不符合建设方向,宁可不要几亿元的项目!

过去瀑布顶部右侧林带多为落叶乔木,秋季落叶后,绿色呈现片片“镂空”,再加上周边10多亩没有农作物覆盖的农田,使得大瀑布的绿色背景部分残缺。

为修补这片绿色,景区投入400万元,种植了胸径超过50厘米的榕树、栾树等观叶观花树种,形成绿化、美化、彩化相结合的景观林带,丰富大瀑布背景。

与此同步开展的还有核心景区周边山体景观绿化造林及景观打造,实施绿化面积4464亩。

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管委会成立以来,累计投入林业建设资金2.3亿元,完成营造林任务7.7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从1999年的30.35%提高到2014年的50.42%。

现在,不少游客不仅喜欢正面感受大瀑布的气势,更喜欢“慢游”品味黄果树自然与人文融合之美。

三湾一水几分田,十里河溪鹭跃鸣。”这是黄果树工委副书记贺明达口中黄果树国家公园的愿景。

愿景正逐步实现,今年5月1日,黄果树国家公园一期正式运营。观景平台、步行栈道初具规模。整个国家公园建成后,黄果树各大景点将串联起来,游客可在内徒步、露营等。

3号站

晴隆二十四道拐: 美景沉淀历史

壁立的山体,盘旋的公路,像是天公抖落的银练,从云端直坠谷底;又像是曲身蓄势的金龙,昂道直窜云端。

在有“晴山千峰卒,隆地万物华”之称的晴隆,这条被誉为抗战生命线、史迪威公路形象标识的24道拐,随着大型电视连续剧《二十四道拐》的热播,正吸引着外界更多关注的目光。

在越来越多游客在此流连的同时,生态文化旅游区,早已成为了它的新头衔。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遗址,位于晴隆县城南郊的320国道2337公里路桩处。

该路段沿晴隆山山脚的大水沟盘旋至山顶的鸦关,在倾角约60度的山坡上以“S”形顺山势而建,由24个180度的拐弯叠加、蜿蜒盘旋至关口,故称“二十四道拐”,其雄、奇、险、峻,堪称险峻公路建设史上的典范。

二十四道拐”原本是滇黔公路中的一段,修建于1935年。抗战爆发后,因地处战略要塞,该公路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运送国际援华物资的主要通道。

二战胜利后,美国随军记者约翰·F·阿尔伯特(John F. Albert)拍摄并发表了“二十四道拐”的照片,这段盘山公路险、峻、奇、特的构图,轰动世界。

曾经鲜为人知的一段盘山公路,现已成为美中文化交流互动的历史见证。

如今,距离这条公路建成已过80年风雨,晴隆“二十四道拐”仍然保持着雄奇险峻的原貌,而没有变得面目全非,这与当地的保护是分不开的。

早在2004年5月,晴隆24道拐就被越级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贵州人对“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遗迹的保护,在抗战历史学者戈叔亚看来,是做得非常不错的。他说:“贵州人对这段路非常有感情,越级申报可以说是一个壮举!

晴隆县属喀斯特地质地貌,森林覆盖率达到35.8%,低纬度高海拔的地理区位和山地相对高差较大,形成了多样的山地气候,衍生了丰富的植物物种,生物多样性提升了晴隆旅游开发的生态价值。

当地政府以规划以生态保护和展示为切入点,在保护“二十四道拐”遗址原貌基础上,进行有效合理的开发利用,把二十四道拐中心景区、安南古城、特色城镇和观光畜牧业等统一规划,建成了生态文化旅游区。

现在的“二十四道拐旅游景区”占地面积约133.6公顷,已经成为贵州省知名旅游景区之一。一到春暖花开,“二十四道拐”沿途漫山金黄的油菜花海,以及桃花、梨花、李花,自然形成“立体多层,起伏跌宕”的“花山”,碧绿的山林,云雾天气下,更是如坠仙境。

4号站

兴义万峰林: 自然而然生态美

秀美的山峰,古朴的村寨,清澈的河流,金色的稻田,浑然一体连成一片,闻着阵阵稻田清香,游历山间仿佛进入了画中。

作为国家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万峰林景区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然,这里的美不掺杂一丝人工雕琢的痕迹,是天然的、生态之美。

该景区位于兴义市东南部,由千万座奇峰组成,气势宏大壮阔,山峰密集奇特,整体造型完美,长200多公里。

仅兴义市境内就有2000多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三分之二以上,是中国西南三大喀斯特地貌之一。

在三百六十多年前,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就曾到过万峰林,赞叹这片连接广西、云南的峰林:“磅礴数千里,为西南形胜”“天下山峰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

万峰林脚下的纳灰村,源于“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的建设,源于“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的成功推介,正一步步地演绎着蝶变中的精彩。

在中央电视台农业频道主办的“2013寻找最美乡村推介活动”中,纳灰村入选“中国最美十大村庄”称号,是荣膺“自然生态之美”桂冠的唯一西部村庄。

喀斯特山地向来以生态脆弱、难于种植为显著特征,而以万峰林为代表的黔西南,同时以其峰林磅礴之魅、民族文化之魅和自然生态之魅,在北纬25度线上成就了世界喀斯特山地的生态明珠。

这一切,得益于黔西南独特的气候和地理条件组合,更缘于峰林里少数民族崇拜自然、敬畏山水的天人世界观,缘于历届领导者科学发展,严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的执政坚守。

即使是举办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这样的国际盛会,在对景区升级时,遵照的是“保持原始风貌,让外界看到一个国际化生态化的万峰林”的理念。

于是,便有了为了尽量减少施工对环境的破坏,他们特意请来担负起建筑材料的运输任务的马帮。以尊重自然原生,善意经营和更美好的方式影响世界为开发理念,打造一处原生态小镇万峰谷。

万峰谷建筑规划总顾问博埃里教授秉承的是“垂直森林”理念:打造森林村庄,让人与建筑、自然一起在森林中和谐发展。

于是,在万峰林,你才能亲见山峰奇秀,错落有致;田野纵横,状似螺纹,环环相绕;河水蜿蜒,宛若绸带。

大自然的美是不需要刻意装饰的,就像西班牙设计师femando menis说的“万峰林天生有不能超越的美”一样,尊重自然、回归自然才能看到真正的美,而它就是生态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