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当第一书记驻村帮扶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14.09.2016  14:39

  了解国情 增进感情 干出激情

 ——中央单位选派来黔第一书记驻村系列报道之二

    300多个日日夜夜里,26名中央单位选派“第一书记”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和山区干部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留下许多感人的故事。

    从初到村子里的陌生,第一次敲开老乡院门的忐忑,到与群众说上话、交上心,结成“干亲”。是他们,把他乡当故乡,和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是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将梦想照进现实,用行动践行和诠释了“绝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的庄严承诺,奏响了黔中大地脱贫攻坚的强音。

     多接地气、更有底气,心中有数才能工作有方

    “之前觉得自己对林业政策比较熟悉,还经常给地方提些发展规划建议,下到村子里才发现政策落地真没那么容易。”原本信心满满的国家林业局选派独山县紫林山村第一书记张明吉刚到村子就犯了难。一边是村子处于都柳江省级湿地保护区腹地,满眼青山绿翠、蓝天碧水,森林覆盖率超过82%,一边村民们守着“金山银山”却“囊中羞涩”。

    “一定要让群众享受到政策‘红利’”,张明吉誓言要为村民脱贫找到出路。一次次走访、一遍遍问询中,村民口口念到的“海花草”引起了他的关注。经过详细了解,这种学名为“泥炭藓”的植物在村里大面积分布,可以作为优良的吸附材料,还可作为尿不湿、纱布的原料,每公斤卖到10多元。

    惊喜过后是一连串的怀疑。种这个到底可不可行?有没有相关政策扶持?能不能争取到项目资金?经过与县林业局研究沟通,紫林山村利用中央财政湿地保护奖励资金,在全县率先实行湿地补偿机制,村民种植“泥炭藓”每亩可获得奖励资金500元。

    “吃透村情,找准地方特色优势,才能用好用活政策,为贫困户带来‘真金白银’”。张明吉兴奋地介绍,通过种植“泥炭藓”,村里有22户51人脱贫。如今的紫林山村还实施了退耕还林、旅游开发等项目,共完成各项投资超过2000万元。

    “以前自己对贫困的理解就知道个大数。真正到了贫困村,才知道中国的农村有多穷、农民有多苦,作为第一书记,肩上的担子不轻。”国务院扶贫办派驻的“第一书记”刘为在遍访中深情地谈到。

    为在最短时间内把村里的情况摸个遍,他遍访村民和贫困户,亲手制定了《雷山县南猛村一户一档访谈问卷》,为194户村民全都建起个人档案。问卷内容十分翔实,空白处还有注解:五保户杨炳华家里没有电视,先搬村委的电视机给老人使用。家里有两名残疾人的贫困户杨锦权家,儿子“阿福”会表演芦笙,可加入合作社……正是依靠前期的深入调研,村集体经济凋敝、产业发展滞后,办公经费没有结余这些问题才一一被梳理出来。

    刘为喜欢追着问题改。任职不到2个月,成立村旅游专业合作社,涵盖刺绣等民族手工艺制作,今年合作社茶青、成品茶及手工刺绣产品销售额达16万多元。

    “好政策不能停留在‘最后一公里’,从参与制定政策到推动政策落地,都需要科学方法和好作风。贵州2015年减贫130万人口,10县160乡“减贫摘帽”,我们感到这就是推进中央政策落地见效的生动写照。”第一书记们兴奋地谈到。

    精准就是好方法、好作风。26名第一书记与村民坐在一起拉家常,田间地头,家里路上,哪里方便哪里谈,在问计于民中找准政策与国情的结合点,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一年多时间,这些“北京书记”早已对村里的情况烂熟于心,从“局外人”变成了“自家人”,他们的脚印已深深烙在村里的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