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圆满落幕

14.09.2016  14:39

第六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圆满落幕

观展人数、投资贸易项目、现场成交额创新高

    9月12日,为期4天的第六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落下帷幕。9月13日,记者从酒博会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本次酒博会共吸引29.1万人次观展,现场贸易成交额达90.15亿元。

    相较往届,本届酒博会观展人数创下历史新高,比2015年、2014年分别增加近万人次和近8万人次。观展人数、投资贸易项目、现场成交额均创历史新高。

    此次酒博会共收集境内贸易类项目2259个、合同金额1044.45亿元,酒类进出口合同178个,金额7.12亿美元。其中酒类贸易合同1339个、金额547.87亿元,其他贸易合同920个、金额496.57亿元。

    第六届酒博会共有来自法国、美国、加拿大、智利、澳大利亚、南非等45个国家和地区的1904家参展商参展。其中白马庄、拉菲、木桐、玛歌等国外参展商1068家;茅台、五粮液、汾酒、古井贡、雪花啤酒等国内参展商836家;董酒、青酒、国台等省内参展商241家;采购商约两万人。

    专业和开放是本届酒博会的最大特色。本届酒博会开幕式与峰会合并举办,节省了单办开幕式对人、财、物的投入,突出了发展峰会的国际影响力。

    在酒博会期间举办全国酒类行业经销商大会,让参展商与采购商充分对接,找到商机,促进酒博会可持续发展。

    通过市场化举办2016“中国好民酒”大赛颁奖典礼暨酒文化文艺表演、首届“国际美酒嘉年华”主题活动和首创杯“国际调酒大赛”以及老酒拍卖品鉴等活动,调动了企业及群众广泛参与。

    在酒博会投资贸易合作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各方共签约项目2414个、涉及金额2150.9亿元。符合签约条件的投资类合同项目共有141个,投资总额925亿元。

    本届酒博会按照“政府指导、企业运作、稳步发展、持续运营”的原则要求,进一步加大酒博会市场化力度。与往届相比,今年由组委会主办的活动减少了一半,(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由酒博公司市场化运作的活动大幅增加,同时通过设立和创建酒博基金、酒业俱乐部、国际酒博文化传媒推广联盟等进一步推动市场化步伐。

    展馆运营期间,酒博会执委会办公室联合工商、知识产权、食药监、信访、安保和消防等相关部门,认真制定现场运营方案。对场馆卫生、场馆人员流动、参会参展酒企等进行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本届酒博会实现零事故、零纠纷、展期零投诉,志愿者提供优质良好的服务,展示了贵州的好形象。

    今年,酒博会立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一切为了采购商、一切围绕采购商、一切服务于采购商”的办展理念,全方位多方式开展招商招展工作,无论展品种类还是来源国数量都有大幅增加。由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股份有限公司与专业机构(行业协会)合作开展参展商和采购商邀请工作,实现全市场化,超额完成邀请1000家境外企业参展的任务。

    同时,本届酒博会将境内外参展商、采购商招商招展、境外馆展馆搭建等工作统一委托酒博公司负责组织实施,在目标不减、任务不减、标准不降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相关费用开支。(记者 金艾)

[责任编辑: 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