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护一体活山塘

12.01.2016  12:10

“过去的山塘无人看管,满是淤泥,干旱时争水扯皮的事常常发生。去年县里把山塘拍卖给个人管理,今年耕地灌溉总算有着落了”。江口县合兴村村民杨再强一边干活,一边高兴地说。

      长期以来,在国家的扶持下,江口县累计建成大小水利工程1640件,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改革的深入,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弊端日益显露,加上农村小型水利工程数量多,覆盖面广,管理权责模糊,管理主体缺位等,极大影响了群众兴修水利的积极性,导致工程安全得不到保证,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进程受到严重阻碍。近年,江口不断探索工作新机制,终于在推进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上实现了新突破。

      针对工程的管理缺位,该县专门出台了改革方案,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任组长,由县水务、财政、发展、审计、监察、农牧科技、林业等部门组成的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领导。

      为落实管护经费,该县首先明晰工程产权,并转换管理运行机制,由用水户协会管理、委托管理、承包、租赁、股份合作、拍卖等六种形式,多渠道筹资,确保工程管护经费落实到位。

      同时,县纪委、水务、财政、发改、审计、国土和民政等多部门均纳入改革成员单位,按照各自的分工要求,及时了解和研究解决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加强交流配合,形成改革合力,齐心协力推动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

      据了解,自江口启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制工作以来,当地423处小型水利工程已完成管理体制改革任务。通过改革,该县理顺了管理体制,实现了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建、管、用和责、权、利的统一,初步建立了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营造出“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的良好格局。(刘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