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类作家何伟:中国就像一块奇石
何伟 :(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美国作家。代表作有“中国三部曲”《江城》、《甲骨文》、《寻路中国》。
2011 年,何伟(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搬到埃及开罗。有一个垃圾清理工常常拿着从别人垃圾袋里翻出来的来自中国的废弃小药盒去找他和太太张彤禾(《打工女孩》的作者),请他们翻译这些到底是什么东西。“那是中国的伟哥。”这个垃圾清洁工的故事是何伟目前正着手调查和写作的题材,“我对他如何谋生很好奇。他收集人们的垃圾,所以他也知道人们所有的秘密。”他描述这个清洁工“聪明而风趣”,尽管“他并不识字”。
开罗是何伟离开中国后第二个定居地。在那之前,他回到美国,居住在科罗拉多州的一个小镇上,写了《铀寡妇》、《多恩医生》等关于美国的故事,都收录在新书《奇石》(Strange Stones : Dispatches from East and West)里。这本书是他 2000 年到 2011 年发表在《纽约客》上的报道合集。《奇石》里也有不少故事发生在中国,最后一篇《阿拉伯之夏》则是关于他的新的驿站——开罗。在那里,他们全家人开始学习一门新的语言,也发现新的故事。
相比埃及正在发生的重大政治事件,这个垃圾清理工的故事显得有些轻飘飘,但这正是何伟一直所关心的人物——处于变革期的平常人。在中国时,他也总是将目光锁定在那些随处可见的普通人身上。在他有关中国的三部长篇中,他写了形形色色的中国人,不是在我们看来有影响力的那些人,而是被时代影响着的人。
他在《奇石》的前言中说,9·11 以后,可以写作的对象似乎只剩下“我们害怕的人”和“我们同情的人”。“我觉得将中国人描述为受害者,或是潜在的威胁是不对的。外国报道中通常会有这两种倾向。”他在接受《外滩画报》电邮采访中如此说道。在中国,他所看见的人更加复杂,也更加生动。“我想记录这些。我觉得美国的读者看到这些故事,会重新认识他们。”
何伟在中国生活了 12 年。1996 年,他参加“和平队”(Peace Corps)志愿者项目来到中国,在涪陵师专当了两年英文教师,这段生活和他遇到的人们被他写进了第一部长篇《江城》中。随后,他搬到北京,住进菊儿胡同,同时开车游历中国,这些经历在他另两部长篇纪实作品《甲骨文》和《寻路中国》中都能找到。
在中国的生活持续影响着何伟,即使离开,何伟还与“中国”保持着联系。在开罗,他遇到了很多中国人,这些人大部分都做小生意,他对他们如何在这样艰难的环境中生活感到好奇。“这些中国人对这里的政治情况——革命的看法往往很负面,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种浪费。老实说,我对埃及的革命并不像他们那样不屑,但他们的看法的确有些道理,埃及正处于一个非常令人沮丧的时刻。它使你觉得政治变革很难施行,住在这里,使我更强烈地感觉到从一个专制政权转变为更开放、更民主的国家是多么困难。”
何伟每半年和魏子其(音,何伟居住在北京市三岔村时的房东)通一次电话,与涪陵师专时的学生们也定期联系。每半年,何伟发送邮件和照片给他的中国学生威利,威利则把这些信转发给每个同学,他们会跟何伟写邮件,何伟也会一一回复。“我知道,我还会回到中国。现在保持这些基本接触,到时候与这些人碰面就会容易些。”
威利给自己起名威廉·杰佛逊·福斯特,他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和何伟一起旅行,两人因此格外亲近。他和他家庭的故事也被写进《甲骨文》这本书里。何伟形容威利聪明,有想法,英文成绩优秀。他选择了与大多数同学不同的道路,毕业后没有服从分配留在当地,而是来到深圳,谋得一份教职。另一名学生艾米莉则出现在《奇石》收录的《新城姑娘》一文中。在这篇观察深圳新移民的文章中,他将她作为从乡村到新城市打工的代表人物。“一名像艾米丽这样的年轻女子对美国人或欧洲人来讲都很有辨识度——在美国历史上的一些时期,移民潮改变了很多年轻人,对年轻女性尤其如此。我希望读者可以联想到这其中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