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在迤那的生动实践

06.07.2015  11:22

   夏日的威宁自治县迤那镇,天空湛蓝。

  镇干部杨光明接到县里的电话,需要重新核实一遍今年精准扶贫帮扶干部的花名册:“不断有干部加入进来,个个都是上级部门抽调的精兵强将!

  这是杨光明来到迤那的第八个年头,他每天的工作就是与扶贫队、与项目资金打交道。

  “迤那变化真快,变化真大。才短短三年,这里群众的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去年我们已经实现了整镇减贫摘帽目标,列入扶贫计划的360户1540人全部实现脱贫。

  迤那镇政府办公楼修在高高的山坡上,推开办公室的窗户,可以俯瞰全镇:

  一条条整洁的乡村道路,一栋栋白色的农家新房,一片片规范的种植基地,讲述着新变化,描绘着新希望。

  这里曾是威宁乃至整个贵州扶贫攻坚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迤那从摸清底数入手,精准识别贫困对象,精准分析致贫原因,精准制定脱贫计划,全力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

  最值得说道的是迤那“发明”的贫困摸底“四看”法。

  “过去扶贫,资金多、项目多,我们是‘撒胡椒面儿’,效果不明显。

  迤那镇麻窝片区党工委副书记朱文均说,扶贫进入新阶段,思路办法都跟着要变!

  扶真贫,真扶贫,找到帮扶对象很关键。

  “一看房”。看看农户的住房面积、房屋结构、建房时间,通过住房条件估算其家庭年收入;

  “二看粮”。了解农户耕地面积及有效灌溉情况,林地和茶园、果园等商品经济作物面积,按各种经济作物的收入和市场价格计算其家庭年收入;

  “三看劳动力强不强”。摸清看农户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身体状况、打工状况、打工时间,估算其家庭年收入;

  “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即看农户家中是否有小学生、初中生、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通过读书对象多少估算农户年支出。

  虽是“土办法”,可还真管用。2014年,165名干部从摸清底数入手,逐村逐户调查核实贫困情况,经过村、镇两级公示,很快认定了1610户5533名贫困对象。“没一户人家认为不公平。

  接下来,“户有卡、村有账、镇有簿”,分析致贫原因,建立帮扶台账,明确帮扶内容,明确帮扶责任人,减贫脱困有了盼头。

  朱文均的另一个身份是大山村的包村干部。

  大山村是迤那十四个贫困村之一。因为穷,群众搞生产的积极性不高。每天中午村里的大树下,总有三三两两的几个大男子汉坐着喝烧酒,斗地主。

  胜利组的杨华云就是其中一个。他因为患有肺结核,家庭贫困,对生活心灰意冷,经常到政府上访,家里的地都撂了荒。

  朱文均结对帮扶杨华云家,他冒着被传染的风险多次到家走访,鼓励他搞好生产,协调到民政部门给他2000元的临时救助,又多次从县里的疾控中心给他带来治疗肺结核的药品。

  没有搬不动的山。在他的关心帮扶下,杨华云和妻子种了十多亩洋芋,每年从地里就能赚三四万元钱。去年,他把自家的土坯房推倒后修起了120多平方米的砖房,日子越过越好。

  三年过去,大山村的变化喜人。全村115公里的毛路通过一事一议项目全修成了水泥路;家家户户喝上了自来水,村里的土坯房全部改建成了砖房,贫困人口减少了600多……

  更让朱文均和帮扶干部们高兴的是,当地群众还是经常跑到村里找干部,不过,以前是要钱要油要粮食,现在是要项目、要牛羊幼崽、要药材种子。

  “大山里的群众见识少,视野窄,要实现彻底脱贫,还得靠‘滴灌’,还是得干部多带一程!”迤那镇镇长穆春林说,扶贫攻坚,“三支队伍”是支撑。

  第一支队伍是165名帮扶干部,整合组建成15支扶贫工作队驻村联户,做到“村村有队伍、户户有干部”;

  第二支队伍是村里的“领头雁”。目前,迤那15个村的村支书平均年龄为39.5岁,8名具有高中以上文化,在做好村寨发展规划、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支队伍是村里的能人。扶持发展专业合作社、党员创业带富基地和培育示范引领型产业,积极培养种养和经商方面的农村致富带头人。

  有了“滴灌渠道”,推进产业化扶贫就有了可行性。

  迤那镇制定了针对性很强的“滴灌”措施:对有劳动能力和致富意愿的贫困对象,明确一名帮扶干部,教会一门适用技术,找准一条致富门路,帮扶一项致富产业,落实一项考核措施。

  列入2014年脱贫计划的360户贫困人家,都发展起了牛羊养殖,有的还在中药材、蔬菜等专业合作社带领下开始种植经济作物。

  通过产业带动发展。莲花村村民李军学会了脱毒马铃薯、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家庭人均纯收入提高到5365元,告别了过去的土墙瓦房,住上了干净明亮的两层黔西北民居。

  近年来,迤那镇实施了烤烟种植、玉米高产创建、优质马铃薯种植、经果林种植、蔬菜和中药材特色产业种植、生态养殖等“七个两万”工程,粮经比由2010年的8:2调整为2014年的4:6。

  数据显示,迤那镇的贫困发生率已由2010年的16.14%下降到2014年的11.28%,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3036元增加到2014年的703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