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看迤那

07.03.2015  14:02

 

党参喜获丰收,迤那镇五星村农户喜不自禁。 徐丰山 摄(贵景网发)

 

记者手记

  推进精准扶贫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关键。迤那镇在工作实践中通过“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的“四看”法,精准识别扶贫对象,并由此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闯出了一条喀斯特地区精准扶贫的新路子,探索出了扶贫开发的“迤那经验”。

  迤那实践告诉我们,实施精准扶贫,必须突出“精准”统筹推进。只有从摸清底数入手,做到识别贫困对象精准,致贫原因分析精准、扶贫措施制定精准、项目资金投入精准、组织保障跟进精准,才能变“大水漫灌”为“精确滴灌”,切实增强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迤那实践告诉我们,实施精准扶贫,必须有的放矢。单位越小越精准,内容越实越精准。单位必须体现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内容必须体现针对性、个性化、可操作的要求。只有“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才能达到“扶真贫、真扶贫”的目的。

  迤那实践告诉我们,实施精准扶贫,必须激发内生动力。精准扶贫使扶贫资源能够真正落实到贫困村寨,落实到每一个贫困家庭。这些举措如同引擎,驱动贫困群众不断改变“等靠要”的传统观念,不断调动智慧和力量,勇敢迈开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子。

  迤那的精准扶贫,是贵州扶贫攻坚的生动样本。它的成效再次说明,只要聚精会神抓扶贫,同心奋斗谋发展,就一定能打赢新一轮的扶贫攻坚战,就一定能够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

  初春和煦的阳光深情洒向乌蒙高原。

  2月,威宁自治县迤那镇。湛蓝的天空下,一条条整洁的乡村道路,一栋栋白色的农家新房,一片片规范的种植基地,讲述着变化,描绘着希望。

  这里曾是威宁乃至全省扶贫攻坚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全力支持下,迤那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思路方法,从摸清底数入手,精准识别贫困对象,精准分析致贫原因,精准制定脱贫计划,为新时期扶贫开发提供了全新的实践样本。2014年,列入扶贫计划的360户1540人全部实现脱贫。

  精准扶贫看迤那,一枝一叶总关情。

 

四看”识真贫——  找准对象摸清底

 

  “过去扶贫,我们是‘撒胡椒面儿’。项目来了,资金来了,大家都分点,虽说管不了大用,好歹能对付个‘公平’。”迤那镇一位干部说,扶贫进入新阶段,要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所以思路办法都得变——“帮,要帮到最需要的人;扶,要扶到最关键的点。

  准确识别贫困对象是第一步。这项庞大而复杂的基础工作,2014年在迤那镇全面铺开。165名干部从摸清底数入手,逐村逐户调查核实贫困情况。

  在省直机关同步小康威宁三队的指导下,镇村干部总结出了贫困摸底的“四看”法。

  “一看房”,即看农户的住房面积、房屋结构、建房时间,通过住房条件估算其家庭年收入。 

  “二看粮”,即看农户耕地面积及有效灌溉情况,林地和茶园、果园等商品经济作物面积,按各种经济作物的收入和市场价格计算其家庭年收入。

  “三看劳动力强不强”,即看农户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身体状况、打工状况、打工时间,估算其家庭年收入。

  “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即看农户家中是否有小学生、初中生、大专生、本科生、研究生,通过读书对象估算农户年支出。

  芙蓉社区石桥组村民袁礼家,土坯老房的墙体上,大小裂缝有十多条。袁礼指着墙垣说:“一到雨天水就漫进屋,墙根更是常年被浸泡在雨水里。”由于没钱建房,袁家只得将原先的牛棚稍加收拾,搬了进去。

  元龙组村民马艳的丈夫过世多年,她靠外出打工抚养着两个孩子。孩子上中学后,她下决心回到迤那,想在家打零工,把孩子培养出来。可因为身体差干不了重活,一家人的日子捉襟见肘。

   贫困调查表的“致贫原因”一栏,调查干部给两家分别填写:无安全住房;缺劳力。

  镇纪委书记夏懿介绍,采取“四看”法入户调查、登记、核定,并经过村、镇两级公示,很快认定了1610户5533名贫困对象,“没有一户村民认为不公平”。

  摸底调查没过几天,袁礼就收到了好消息:他家能获得21600元的危房改造补助。

  可是,袁家连修房的启动资金都不够。干部们商量后,支持老袁种烤烟10亩。手把手带着干,4个月后,纯收入两万多元。去年11月,袁礼请来施工队,红红火火开始盖房。

  “过完年就能搬进新房,再也不住牛棚了!”袁礼带着记者走进他家的新砖房,结实又敞亮。

  他还新买了拖拉机,忙着在同城大道工地拉砂石。“等路修好了,我们的致富门道会更多。”开着拖拉机,袁礼笑得很开心。

  马艳的生活也翻开了新篇。镇里不仅给她家落实了低保、新农合、养老保险等,还给她在镇政府食堂安排了一份工作。“我现在每个月有3000块工资,争取让两个孩子上高中、上大学。

 

产业助“造血”——

 

因户施策谋长远

 

  “母牛下崽儿了。”2月11日,中心村回族大娘马永香家,门前的大锅里正煮着萝卜、包谷面混合的饲料,热气腾腾。她高兴地领着记者进屋,一定要看看4个月大的小牛犊。

  牛圈就在卧室的隔壁,原来铺着两个儿子的木床。

  马永香左手残疾,干活吃力。丈夫只能种些包谷、土豆糊口,大儿子文化低打工挣不到钱,小女儿、小儿子都还在上学,家庭负担很重,是村里公认的贫困户。

  为解决她家的困难,镇里补助5000元,鼓励她养牛增收。去年10月,这头西门达尔能繁母牛进家后,一家人视若宝贝,管得好好的、喂得饱饱的。她说,到年底,卖掉小牛可以收入好几千呢。

  迤那镇给1610户贫困家庭都建立了“专属档案”,详细注明家庭成员、收入支出、住房条件、生产情况等基础信息。紧跟着,就是因户施策,制定针对性强的“滴灌”措施进行帮扶。

  对有劳动能力和致富意愿的贫困对象,迤那镇制定了“五个一”帮扶措施:明确一名帮扶干部,教会一门适用技术,找准一条致富门路,帮扶一项致富产业,落实一项考核措施。

   单位越小越精准,内容越实越精准。列入2014年脱贫计划的360户贫困人家,都发展起了牛羊养殖,无房户则都获得了危房改造指标。有的还在中药材、蔬菜等专业合作社带领下,开始种植经济作物。

  省直机关同步小康威宁三队的干部介绍,因为缺少资金,25%的贫困户在生产方面很少投入。只有通过产业发展,带动他们调整种养结构,才能解决长期增收的问题。

  近年来,迤那镇因地制宜,实施了烤烟种植、玉米高产创建、优质马铃薯种植、经果林种植、蔬菜和中药材特色产业种植、生态养殖等“七个两万”工程,粮经比由2010年的8:2调整为2014年的4:6。

  在产业化扶贫带动下,莲花村村民李军学会了脱毒马铃薯、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家庭人均纯收入提高到5365元,告别了过去的土墙瓦房,住上了干净明亮的两层黔西北民居。

  五星村村民饶开文不仅把一头能繁母牛养得毛光水滑,还种植了2.3亩党参,一家人生活水平明显改善。

 

结对拔“”根——

 

同心攻坚信念坚

 

  这个寒假,看着身边的伙伴准备外出打工,中心村17岁的李玉琴还是决定:留下来,继续读书。

  坐在自家院坝的大树下,她仰脸迎向阳光,稚气未退的脸上挂着坚毅。父亲常年卧病拖累了家人,母亲一个人辛勤劳作拉扯着三个孩子。很小的时候,她心里就藏着愿望:等自己大了,就出去打工,赚钱盖房,贴补家用,帮着妈妈把两个弟弟好好养大。

  去年,镇财政分局的高叔叔到她家来了多次,帮着落实烤烟种植面积,帮着联系土坯房改造。国家补助的两万块钱已经到账,高叔叔又帮着在信用社贷了五万块,加上亲戚朋友凑的,十多万的建房款落实了大半,过段时间就要动工了。

  在高叔叔的帮助下,她现在已经是威宁职校农村医学专业一年级的学生,不仅学费全免,还享受“雨露计划”每年1500元的生活补助。“我想好好读书,假期帮妈妈多种些烤烟、多养几头牛,毕业后好好工作,让两个弟弟考上大学。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干部包村、包组的基础上,去年,省、市、县、镇、村五级共165名干部与迤那镇的360户贫困家庭结成帮扶对子,攀穷亲、解难题,帮着谋划怎么减贫,如何增收。

  中心村村民马永对家,2013年人均收入只有1840元。因为穷,他和妻子马乔芬时常争吵,生活乱得一团糟。

  镇长穆春林和马永对家结对子后,多次进马家协调关系,明确马家人的“分工”:马乔芬到镇上做清洁工,每月工资1500元;找人带着大儿子马军军到浙江打工,学技能长见识;二儿子马力暂时在家帮助父亲种地;三个弟弟妹妹安心上学,放学帮着放牛或做点家务……

  一家人的生活就这样走上了正轨。年终一算,马乔芬和马军军打工积蓄近3万元,养的黄牛增值3000元,包谷、土豆比上年增收1千多公斤……人均收入已超过5000元。

  省委政研室副主任、省直机关同步小康威宁三队队长罗凌说,很多贫困户需要多方面和长期的扶持才能稳定脱贫,所以,扶贫一定要长短结合,增收和能力培养结合,输血和造血结合。 

  在有关部门的全力支持下,迤那镇正加紧推进“六个到村到户”。贫困群众的技能培训被列为重点,迄今已举办中药材种植、脱毒马铃薯栽培、烤烟栽培、食用菌栽培、焊工、厨师等培训171期,共培训16000人(次),目标是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小康春风轻拂高原烟海千层浪,迤那精神激荡乌蒙攻坚万人心。”这是迤那人最喜欢的一副对联。在凝心聚力、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勇于争先的精神引领下,迤那干部群众精准发力,同心奋斗,贫困发生率由2010年的16.14%下降到2014年的11.28%,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3036元增加到2014年的703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