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以自然生态系统修复为基础 实施水源地保护计划

13.07.2014  11:18

城市越来越大 水源地保护至关重要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以自然生态系统修复为基础 加强与贵州合作

    7月12日,在“大都市饮用水源地保护”分论坛上,来自水利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全球水伙伴中国委员会、北京林学会等单位的近60名国内外专家,分别就如何有效应对城市发展带来的饮水需求不断增长问题、创新生态补偿保障机制、更好的利用各种技术三个议题进行了探讨。

    水资源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源,然而,我国水资源非常有限,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时空分布不均,2/3城市都缺水。就贵州而言,贵州省境内河流众多,理论水资源丰富,人均占有水资源2800立方米,居全国第十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91立方米。但水资源时空分布很不均衡,加之喀斯特地貌分布广,保水能力差。

    “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大都市内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就越来越重要。”论坛上,来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副主席阿明发言时表示。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成立于1948年,是首个全球性环保组织,在中国开展工作已有20多年的历史。目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水源地保护计划正在我国30余个城市逐步展开,主要是针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特别是水供给和净化功能,进行调查评估和风险分析,将流域治理与保护的模式与成功经验,推广到国内外大型流域范围中去,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大都市水源地保护,提供经验和实践。

    阿明表示,下一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以自然生态系统修复为基础,加强与贵州省的合作,尤其是当地学校、与水资源相关的研究机构的合作,签署相关协议,有效实施水源地保护计划。

    水利部水规总院副院长陈伟以贵阳市为例,介绍了都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思路及关键问题。

    他建议,贵阳可以利用雨洪资源、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协调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突破水资源约束,提升全市水资源承载能力。同时,从水文循环—水生态系统—经济社会耦合系统互联互动的角度出发,构建人水和谐的新型水景观系统,实现水景观系统生态服务功能、社会服务功能、文化服务功能、景观效益最大化。(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