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万亩枇杷园托起“致富梦”

03.03.2016  13:46

    阳春三月,百花盛开。紫云自治县白石岩乡幸福园村主任郭鹏飞到该乡万里枇杷园里查看一圈后,发现不久前种植的枇杷开始冒出嫩芽,他的脸上露出丝丝笑容,增添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3月1日,记者从紫云县城出发,乘车20分钟后来到幸福园村黄泥堡,放眼望去,一棵棵两尺多高的枇杷苗立在土中。“瞧!上个月才栽上的枇杷苗,在春风的吹拂下已经开始发芽了。”郭鹏飞拿着一棵枇杷苗观察后兴奋地说,这些枇杷苗是他们村全面脱贫实现同步小康的希望。

    据白石岩乡乡长吴康介绍,该乡的万亩枇杷园是依托新一轮退耕还林机会所实施,万亩枇杷园以幸福园村为中心,向周边的群联、干水井等村寨辐射,去年冬季开始实施种植,在年前就提前种植完了。在此次退耕还林中,该乡打破了传统的退耕还林实施方式,为“十三五”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效益支撑。并以达到“退出”产业园,“退出”花果山,“退出”景观带为目的,形成产业园让百姓直接受益,形成景观带产生旅游效益让百姓间接受益,让贫困村民脱贫致富。

    “在种植上,我们采取先规划,后实施的方式,待枇杷开花挂果后,形成景观带。”白石岩乡副书记罗刚华说,种植的万亩枇杷园全部是龙泉五星大枇杷苗,二至三年就挂果,五年就可丰产。在种植上,为达到规范化种植和90%以上的成活率这个目标,他们请施工队统一栽植。在管理上,该乡成立专门的枇杷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提供管理服务和技术指导;管理的主体仍是农户,如果有个别不愿意管理的农户,可把种植上枇杷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最终受益的还是农户。

    待枇杷挂果产生效益后,利润将按照一、三、六来分成。“”就是提取10%的部分作为集体资金,以解决空壳村问题,让村里有资金来承担社会福利、救济困难人员等;“”就是提取产生效益的30%部分作为合作社(管理协会)提供服务管理和技术指导所产生的费用;“”就是产生效益的60%部分为农户劳动所得。

    “幸福园村一带,曾有不少村民种植枇杷树,这里的气候环境适应枇杷的生长。”幸福园村支书甯之华说,规划种植枇杷之前,他们就对这里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条件进行分析,种植的龙泉五星枇杷苗是从四川引进,该枇杷果大肉多,味道好。

    “枇杷开花季节较特殊,是在农历十月和冬月。”罗刚华说,万亩枇杷园不仅让村民直接受益,还因旅游观光,给村民创造一个开设农家乐等的机会,让村民间接受益,最终实现村民增收致富。(姚福进)

 

[责任编辑: 实习编辑赵汇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