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梦想:2019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1.07.2014  12:07
        提到紫云,可能很多人第一印象是格凸河景区,除此之外,就是贫瘠的大山。但这并不是对紫云最恰当的描述,正在发展的紫云,在不久的将来,将是一个宜居宜业、宜游宜玩的现代观光旅游地,也将是安顺市工业对外的南部“窗口”。
        前不久,紫云县委书记徐德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历史时期,紫云也提出了自己的梦想,在贫困中崛起,成为安顺南部工业窗口、世界攀岩中心、精品农业县。力争2019年率先建成小康。

发展引擎  精品农业绿色突围
        紫云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地农业县,全县12个乡镇,其中有6个处于麻山地区。作为安顺南部贫瘠的农业县,紫云以农业为基石,发展精品农业,不断进行升级换代,谋求新的跨越。2013年以来,紫云依托整乡推进、扶贫攻坚工作,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结合土壤、气候等因素,把农业产业规划为‘一园、两带、四大区域’的产业发展布局,开启了全县绿色突围之路。“一园”即火花现代高效农业园区,重点发展蔬菜产业;“两带”即惠兴高速公路沿线核桃产业带和209省道以种植葡萄为主的精品水果产业观光带,重点种植水果和精品蔬菜,打造旅游观光带,带动农家乐、带动老百姓发展第三产业;“四大区域”即坝羊、板当和猫营茶叶、中药材、薏仁米种植区,水塘、松山和白石岩红薯、精品水果、中药材产业区,火花、达帮和四大寨低热河谷地带的蔬菜种植,猴场、大营、宗地高寒冷地带发展核桃等方面的种植。
        紫云县副县长王敏说:“紫云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工业、城镇化是我们的短板,但是我们的弱势虽然是山,优势也是山,全县生态环境保护良好,各种优势产业资源极为丰富,我们要走的是一条绿色突围之路,围绕田间地头做文章,带动广大农民百姓参与,实现快速可持续致富。
        一年多时间,紫云县农业产业发展格局初步建成。走进紫云县,风景如画,山山岭岭瓜果飘香,田田坝坝蔬菜滴翠。
        眼下正是二季蔬菜栽种的季节,紫云县火花乡低热河谷蔬菜产业示范园区入口处,由合作社培育的蔬菜苗长势良好,62岁的火花乡纳荣村村民白世忠一边除草一边同记者聊天,她说:“工地里做的都是一些手上活,不费气力,我们好几个伴都在里面做活,下班以后又聚在一起摆龙门阵,比起原本天天呆在家里日子有滋味多了,还多了份收入!
        白世忠每天早上7点上班,工作八个小时,工资60元,在基地做工以前,她家有3亩地,每天除了在家里带孙子就是围着几亩地打转,一年下来收入并不高。像这样的故事园区到处可见,据统计,去年核心区火花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000元以上。
        而达帮乡正在酝酿葡萄产业崛起之路。200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该乡小学教师龙忠虎到湖南旅游时看到当地葡萄长势旺盛且收益可观,就带几株回家试种,经过两年多摸索,他把湖南紫葡萄同本地葡萄嫁接成功,他种植的80亩葡萄第一年收入达40万元。此后,该乡将葡萄产业作为全乡的主导产业来抓,采取项目扶持的方式支持当地农户发展葡萄产业,每亩给予1800元补贴,解决了农业启动资金难题。在龙忠虎的带动,达帮乡葡萄种植面积已达3600亩。
        如今,紫云县“一园”、“两带”、“四大区域”农业产业格局逐渐形成,水塘、松山以葡萄种植为主,打造万亩葡萄基地;猴场、宗地和大营以种植核桃为主,打造万亩核桃基地;板当种植薏仁米为主,打造万亩薏仁米基地;火花这一条线,蔬菜基地遍布;坝羊是以茶叶为主的,打造万亩茶叶基地。

掘金旅游  农业旅游抢滩低碳市场
        紫云县精品农业的发展,与该县旅游产业完成了完美的结合,共同形成观光农业、休闲旅游产业。
        从紫云县成出发前往水塘镇格凸河风景区,公路沿线种满了葡萄产业,让人垂涎欲滴。王敏说:“在景区沿线,我们着力打造观光农业产业园区,带动周边乡镇特色产业齐头并进,以景区为龙头,园区建设为重点,通过园区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带动沿线乡镇发展,打造观光旅游现代农业体系,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如今,紫云县已形成县城到格凸河景区观光产业带,让前来旅游的人们享受到别样情趣。一位来自贵阳的游客说:“第一次来到紫云,就能观赏到如此美丽的自然风光,品尝甜蜜的葡萄,真不错。
        同时,伴随格凸河景区的深度开发,紫云的旅游业蓬勃发展,乡村游、探险游、红色游等日益兴起。猫营镇的巴身小、翁弄、松山镇的磨来冲、陆告、白石岩乡的新驰、水塘镇的二关等保存完好的民族村寨成为游客的新去处,多姿多彩的乡村旅游深受国内外游客的喜爱。
        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紫云的大小餐馆、旅馆如雨后春笋在公路沿线出现。每到双休日、黄金周宾馆生意红红火火。地方土特产对外销售逐年增加。第三产业占全县国民经济的比重逐年增加,交通运输也在加快发展。旅游从业人员逐渐增多,间接从业人员上千人。

同步小康  “四化同步”齐步走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紫云县实现小康程度在安顺市排名靠后,究其原因,是紫云自治县长期以来面临经济总量小、财力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紫云自治县县长郭昌华说:“2013年,紫云自治县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3.68亿元,增长18.2%;城镇化率还不到20%。从发展的角度来说,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紫云实现富民强县的必然选择,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的路径。”郭昌华认为,紫云自治县要建成小康,就必须补足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这两个“短板”。
        坚持以工业化、城镇化为主导,推进“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在紫云全县上下达成共识。
        去年以来,紫云县深入实施“四化同步”战略,突出抓好“5个100工程”,努力弥补工业“短板”,强力推进项目建设,重视民生事业,该县经济社会呈现出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工业方面,紫云县围绕“一园三区”的规划布局,提出了“以石为主、以‘石’俱进、多元并举、统筹发展”的思路,围绕石材做好、做大产业文章。逐步形成以石材、化工、冶金、建材加工为特色的工业经济体系,实现产业集聚,做大做强紫云工业产业,让安顺工业的“南窗口”逐渐显现;城镇化方面,紫云县按照县城“南限、北拓、东优、西扩”的布局原则和“一城两星”(一城:县城所在地松山镇。两星:工业小城镇猫营镇、旅游小城镇水塘镇)的城镇组团格局,推进老城区改造和新城区建设工作。充分利用地方民族文化资源,按照“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定位,以“高起点的规划、高标准的建设、高质量的居住享受”为宗旨,有序推进县城开发建设,形成新城带老城的两轮驱动格局,建成绿色、人文、宜居的山水生态特色县城。
        紫云,在“四化同步”中迈出新步伐,然而,紫云有6个乡镇属麻山地区,占全省麻山地区总面积的56.58%,目前全县仍有贫困人口10.8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9.45%,“这部分人能否脱贫致富,直接关系到紫云能否全面同步建成小康社会。”郭昌华说。
        一直以来,紫云都把扶贫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今年,贵州省针对精准扶贫提出了“结对帮扶、产业扶持、教育培训、农村危房改造、扶贫生态移民、基础设施”六个到村到户,这是紫云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有力抓手,该县借助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扶贫开发整县推进等项目,将全力落实好“六个到村到户”,用好扶贫资金,实施好扶贫开发项目,大力培育新农民、发展新农业,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开展帮扶工作,实施一个县级领导干部带三户;科级干部带二户,一个致富能手带一户贫困户;一般干部一对一帮扶,确保帮扶一户脱贫一户。为全县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