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连长的孤女:今生难相见 望来世再做您的女儿

25.07.2019  04:10

  新华社贵阳7月24日电(记者黄勇贤 姚雨璘 罗羽)“土匪们杀害父亲后,母亲抱着才出生两个月的我东躲西藏。土匪们最终还是抓住了我们,把母亲五花大绑看押起来。经过审讯,还有乡亲们作证,土匪们看到我是个女娃,才没有对我下毒手。”今年70岁的红军遗孤谢兴荣说,几十年来,她都生活在对一辈子没见过的父亲的无尽想象和思念中。

  85年前的中国,国家积贫积弱,民不聊生。抱着建立一个新中国的坚定理想和信念,8万多名平均年龄20几岁的年轻人,包括谢兴荣的父亲,从江西出发,转战二万五千里,爬雪山,过草地,渡江河,作战660余次,最后到达陕北时,中央红军只剩下7000人左右。

  但红军并没有被击溃,反而成为燎原中国革命的火种。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击垮有数百万精良武装的国民党军队,于1949年建立新中国。

  今年是红军长征出发85周年,中国民众再次掀起缅怀红军丰功伟绩的热潮。在红军长征经过的许多地方,包括红色旅游在内的各种缅怀红军的活动方兴未艾。

  位于贵州省瓮安县的江界河渡口,当年中央红军在此强渡乌江,进军黔北重镇遵义。新华社记者 黄勇贤 摄

  谢兴荣所了解的父亲,几乎都是从母亲那里听来的。虽然从未见过父亲,也不知道他的模样,但她深爱父亲。她说,父亲留给她的最大财富就是红军精神。

  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老人回忆说,1950年4月,在她出生两个月前,他的父亲谢斌,一名曾参加过长征、骁勇善战的红军连长,在瓮安县玉山乡副乡长任上,被先降后叛的土匪残酷杀害,年仅38岁。

  从公安岗位上退休的谢兴荣说,父亲的事迹影响了她一生。“我父亲对党忠诚,有坚定的革命信念,无惧牺牲,他的精神深深影响了我。

  谢斌是湖南湘乡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18岁的他参加了彭德怀指挥的红三军团。谢斌上过几年学,会说普通话,作战英勇,年仅22岁就升任连长。

  1935年1月初,作为红三军团的先头部队,谢斌所在的红十团强渡乌江天险茶山关,向黔北重镇遵义进军。

  “我父亲在湘江边长大,擅长游泳。强渡乌江的时候,他作为先遣队队员冲过乌江,在河对岸定桩,引导部队过江。”谢兴荣说。

  不幸的是,就在长征快要结束时,谢斌在西康作战中第一次负重伤,被部队留在当地百姓家里养伤。两个月后,等他枪伤初愈时,红军部队已胜利到达陕北,结束了长征。

  面对茫茫草地,枪伤尚未痊愈、不会当地语言的谢斌孤身一人,已不可能闯过去。无奈之下,他装扮成乞丐,凭着记忆中来时的路,往遵义方向走,希望找到留下来的部队和战友。

  既要躲避国民党军和民团的追捕,还要谋生,谢斌这一路流浪了5年多时间才回到遵义,但已找不到红军队伍。他只得继续流浪到瓮安,孤身一人,靠打工和做烤烟生意求生。

  这种形单影只的生活又过了5年,直到1946年9月,谢斌与玉山乡女子张庭书结婚,继续靠做小生意和务农为生,同时心里默默期待有朝一日能够归队。

  1949年11月初,当年的红军已变身人民解放军,回师解放瓮安,谢斌被当地人民政府任命为玉山乡副乡长。

  当时共和国成立不久,西南地区匪患猖獗。谢斌上任后,积极组织剿匪和禁毒工作。他在日记中写道:“组织上委任我当玉山乡副乡长,是对我的信任,一定要努力把工作做好,少出差错,才能对得起组织。

  同时,面对匪患猖獗的形势,谢斌也做好了最坏的准备。他对妻子说:“看这个样子,土匪那么猖狂,可能我没有牺牲在战场上,搞不好要在这里出问题。如果这个娃娃生下来是男的,就叫谢桥,因为为了新中国,红军和解放军走过了那么多桥,我自己也在乌江上搭过桥。如果是女娃,就叫谢兴荣,以后她了解了父亲,会为他感到光荣。

  位于贵州省瓮安县的猴场会议纪念馆。1934年12月31日至次日,中央红军在猴场召开“猴场会议”,完成了红军战略方向的转移。新华社记者黄勇贤 摄

  1950年4月,解放军大部队离开瓮安继续剿匪。对谢斌怀恨在心的部分土豪劣绅和投降后被留用的国民党军政人员趁机发动叛乱,谢斌在战斗中再次受伤,最终不幸被叛匪抓住杀害。

  如今,谢斌烈士静静地长眠在瓮安塔坡烈士陵园,他和他的战友们没有被今天的人们忘记。他的妻子自28岁守寡,终生未再嫁,在家务农终老,于93岁高龄去世。他们的孤女谢兴荣后来从事公安工作,曾被评为优秀警察。

  “在我心中,父亲是一个勇敢、高尚的人。今生已难相见,希望来世能再做他的女儿。我也希望把父亲的故事、红军的精神继续传递下去。

[责任编辑: 栾小琳 刘菲]
乌江:红军在这里开始反攻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乌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