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打造“景城相融、文旅相生、水陆相连”的全域旅游样板

26.05.2016  19:04

景城相融 文旅相生 水陆相连

 ——全域旅游的织金样板

    新华网贵阳5月26日电(通讯员 张世达)今年以来,织金县乘着毕节打造旅游产业发展升级版的东风,坚持“景城相融、文旅相生、水陆相连”的全域旅游定位,按照“一洞一谷一城一寨一湖一瀑”的框架,以织金洞荣膺世界地质公园、成为全省首家世界地质公园为契机,全力加快旅游业转型升级步伐,逐渐形成了“一景引领、多点联动、文旅共生、多产繁荣”的大旅游发展格局,打造了“大美织金”的全域旅游样板。

     景城相融彰显“

    “织金县旅游资源富集,生态资源丰富多样,发展全域旅游得天独厚,当前我们正在依托青山绿水,着力打造全域旅游高地,构建大旅游格局。”织金县委书记杨桦近日在接受毕节日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今年以来,织金以建设“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为目标,以被列为省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县为契机,重点开发织金古城,以贯城河、廻龙潭、双堰塘为基础,建设贯城河沿河自然文化景点,全力打造财神庙、廻龙潭、三潭滚月、百泉汩汩等景点,着力构建以织金洞为龙头,以乌江源百里画廊、织金古城、织金瀑布为连线,以营上古寨、茶店红艳、熊家场白马等乡村旅游景点为补充的大景区格局,通过丰富旅游业态,打造旅游联盟,做优“洞天福地•大美织金”品牌,实现山青、天蓝、水净、地洁目标,逐步打造“显山露水,彰显乡愁、商贾云集”的景城融合示范城。

    当前,为进一步提升各景区景点旅游服务能力,织金县正以织金洞创建为国家级“5A”景区为平台,围绕景区交通连接线改造提标、旅游服务区、游客集散中心、景区停车场、文艺表演场馆建设做文章,立项建设织金洞南至织金洞西,织金洞西至八步、普翁老马冲至龙场营上古寨等旅游公路改扩建工程,规划建设古城旅游服务中心、旅游大型停车场、营上古寨停车场,启动县城“三馆一场一中心”、桂花森林公园、东鱼湿地公园、花红湿地公园、五指山森林公园、织金民俗博物馆、织金洞景区演艺中心、民族体育竞技休验场项目等,推动旅游功能全域化,夯实景城融合发展的坚实基础。

     文旅相生突出“

    围绕市委市政府“抓龙头、连金线、带亮点”的旅游产业发展思路,突出打造“一洞、一谷、一城、一寨、一湖、一瀑”,加快构建“快旅慢游”服务体系,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和“商、养、学、闲、情、奇”做文章,丰富旅游业态,打造旅游联盟,完善配套设施,真正使旅游业成为展示织金形象的第一窗口、第一名片、第一品牌,推动旅游“井喷式”发展。这是织金县委县政府对发展当前全域旅游的工作定位和奋斗目标。

    年初以来,织金县不断加快挖掘历史文化的工作力度,推动“历史之城”向“文化之城”迈进,突出以千年府州、保桢故里、水西故地、财神庙、鱼山斗母阁、东山文昌阁、国泰保安寺、庵阁寺祠等为主,辅以三眼萧、石雕、蜡染刺绣等民族民间传统技艺,加大财神庙、斗母阁、文昌阁等古建文物的保护力度,恢复鲁班庙、孔庙等古建筑群,深度挖掘宝桢文化、财神文化、砂陶文化、井泉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实现景点建设、文旅融合、设施配套、服务延伸全域化发展,提高城区的观赏性和对游客的吸引力。

    为丰富旅游业态,织金县注重景区文化元素的植入,重点围绕“银雨树”、“霸王盔”、丁保桢、廻龙潭和财神庙等开发旅游纪念品,围绕织金雕刻、织金砂陶、织金竹荪、织金发粑、宫保鸡丁等开发旅游产品,重点打造以传统民居、佛寺道观、营上古寨、河道桥梁为载体的建筑文化,以彝、苗、布依、穿青为主的民俗文化,以山野味、发糕、宫保鸡丁、臭豆腐、竹荪、八块鸡、荞凉粉为主的饮食文化,以丁宝桢、谌湛溪、朱厚泽为主的名人文化,以财神庙为主的财神文化,以《水西悲歌》中涉及的古战场、古遗址为载体的军事文化。

    为留住客人,织金县在主要风景区不断植入本土文化元素、挖掘文化基因、讲好“织金故事”,将财神游弋、傩戏、“三眼箫”、“射驽”、文琴戏等地方特色文化元素复制到景区景点,搭乘《落经山》、《营上阿妹》等影视余热效应,全力筹拍电视剧《丁宝桢》,不断丰富溶洞文化、保桢文化、财神文化、竹荪文化、民族文化、井泉文化等地方特色文化内涵,推动旅游业态多元化发展。

    为了实现游客留住乡愁的目标,该县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遵循“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起乡愁”的理念,建设以展示特色民族文化、民俗风情的农家美丽乡村和优美小城镇,加快农村升级改造和城镇化建设,把民族文化融入乡村建设、健康养生、文化展示、休闲观光、民俗体验等项目,形成全方位、立体式休闲民族乡村旅游度假区。

    据统计,目前全县共有乡村旅游经营户135家,主攻发展乡村旅游的村寨20余个,在建和已建乡村旅游景区景点3个,可为游客提供床位1300余张,日餐饮接待能力达2.5万人次,旅游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2%,仅2015年乡村旅游接待就实现收入6850万元,就业人数4980人,带动11300人脱贫。

     水陆相连着力“

    随着厦蓉高速公路织金至成都段和赤望高速公路织金至普定段的建成,将把川、滇、桂、黔四省旅游资源有机串连形成大西南旅游交通圈,发展全域旅游有利于更大程度分享大西南旅游经济圈上的“蛋糕”,辐射带动经济发展,加速脱贫攻坚和同步小康进程。

    年初以来,织金县按照“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的全域理念,加快构建“快旅慢游”服务体系,实现旅游业与其他行业的深度融合,推动旅游产业向深度和广度空间拓展,着力构建“全景观打造、全业态布局、全领域运营、全方位服务、全社会参与”的大旅游发展格局,通过紧紧围绕旅游资源富集和生态资源丰富多样的优势,在景区规划全域化、功能配套全域化、业态布局全域化上下功夫。

    如何做好“水陆相连”的这篇文章?织金县委书记杨桦表示,织金将充分发挥旅游产业的“引擎”作用,大力挖掘旅游新业态,以生态观光旅游、文化体验旅游、康体养生旅游、乡村度假旅游、山地农业旅游“五大业态”为重点,突出峡谷、喀斯特地貌和瀑泉为特色的山水景观文化和洪家渡、东风湖、支嘎阿鲁湖、大新桥水库为依托的水电文化,着力打造“织金洞—织金大峡谷—乌江源百里画廊”等织金洞旅游线和“支嘎阿鲁湖—织金关—桂果瀑布—少普万峰林”等自然风光线。目前,总投资10亿元的支嘎阿鲁湖景区建成开游,织金关水利风景区已获国家水利部批准建设,织金县正在不断打通全域旅游发展的交通动脉,为旅游产业插上了腾飞翅膀,逐渐实现水陆相连融合发展。

    “景城相融、文旅相生、水陆相连”的旅游发展定位,打造出了全域旅游的织金样板。一季度,织金县共接待游客176.7万人次,同比增长30.05%;旅游总收入15.24亿元,同比增长29.72%。

[责任编辑: 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