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阳县“五型模式”做好村集体经济“蛋糕”

02.07.2014  19:14

    2014年以来,绥阳县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为契机,实施“产业强村富民”战略。在旺草镇总结探索“五型模式”进行改革示范引路,使村级集体经济呈现出“一村一品”、“一村一特”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一是“三资转化型”。乡镇党委政府对村集体拥有的资金、资产、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化资产、资源为资金优势。如旺草镇尹珍社区结合自身优势,以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契机,整合优势资源,将现有的集体土地资源、废弃的自然村办公地和零星的宅基地整理,有效盘活集体土地。同时将盘活的资产转化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第一桶金”,利用这“第一桶金”改善造血功能。目前尹珍社区“首期200亩白茶种植示范园”已经启动。

    二是“村级自主型”。本着村级自主的原则,通过村委会牵头寻找发展项目,联系农户自主开展经营。如旺草镇下寺村依托宽阔水的旅游辐射效应及自身的生态优势,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充分做好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开发“乡村土特产”产业。采取村集体牵头,农户自愿入股的原则。于2014年春节期间将第一批原生态腊制品推向市场,引起了较好的市场反响,据统计,仅2014年春节下寺村“宽阔水牌”原生态腊制品就销售3000多公斤,直接经济效益10万余元。极大的鼓舞了村支两委干部的士气,目前全村正在着手打造“原生态”土产品,开始着手野蜂蜜、方竹笋等产品开发,预计年底上市。

    三是“村企合作型”。创新村集体和资金雄厚的企业合作发展的模式,有效的将村集体的资源和企业的资金有效结合,形成发展合力。晨光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鼓励与支持下,按照大力推进“产业强村富民”战略部署要求,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路子,实现通过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示范带动效应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并达到村级集体经济壮大的目的。2014年初,贵州绥阳晨光恒现代农业基地项目正式落户晨光村。双方合作并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做推广、五年大发展”的思路,逐年推进。该项目总投资近2.5亿元,分三期投入,第一年投入3000万元确保基地达到180万棒黑木耳和20万棒香菇,当年实现产值600万元以上。从第二期起黑木耳生产量向农户转移,并签订了购销合同,每亩直接经济效益达5500—8500元。双方达成协议,用效率的5%用作村集体经济收入,专门用于解决村级事务及民生等方面的问题。

    四是“能人带动型”。充分发挥 “致富能手”或“产业标兵”的资源优势,通过整合自身资源,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该镇茅家铺村支两委干部创新思维,在村支部书记王武强的带领下,自发组织成立了河荣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该社以6个村民组的连片500余亩土地为基础,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无筋豆种植,采取合作社+农户+订单的销售模式,每亩无筋豆纯收入近8000余元,纯利润达4000余元。截止目前,茅家铺村第一批种植的无筋豆已经走向市场,每天的销售量达5吨以上,每一斤价格比订单价格还高出1毛钱,这不仅提高了合作社的积极性,也让群众看到了发展的“钱途

    五是“品牌拉动型”。通过市场调研,结合商品自身的优势,实行差异化定价方式,增加商品价值。小旺草村结合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等有利条件,村支两委成员多次召集当地知名人士、村民组长等讨论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积极挖掘探索市场规律,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由村委牵头,成立合作社,将村为退耕的林地流转出来搞生态土鸡养殖和土鸡蛋经营。通过品牌化的运营打造,平时7毛钱一枚的土鸡蛋可以卖到近2元钱,平时一只45元钱左右的土鸡更是可以卖到198元。极大的调动了农户的生产和养殖积极性。品牌化运营使得好不起眼的鸡蛋也有大的市场。目前小旺草村土鸡蛋销售月收入近6000元,土鸡蛋贵就贵在“”,这是品牌化带来的好处。(田茂荣、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