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写山地农业的精彩华章

17.04.2015  17:25

续写山地农业的精彩华章

——安顺市推进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综述

山地农业发展样本——普定县城关镇梭筛接桃种植基地。骆世明 摄

    春入四月,水映青山,春柳拂岸。在这个播撒希望的时节,黔中大地一片忙碌。

    “山多”是安顺市的主要特征。自去年融入山地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理念以来,市委、市政府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为抓手,依托安顺市的山地资源,做好“”文章,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

     引擎:产业结构调整

    驱车途经西秀区杨武乡,望不见边际的2万亩金刺梨整齐划一。去年冬天刚栽种下去的金刺梨苗,已经长出了片片嫩叶。而在一年前,这片看似平坦的土地却因为严重的石漠化成为农民们不愿耕种的撂荒地。

    杨武乡规模发展金刺梨种植,起到了石漠化治理的生态效益和产业化发展的经济效益双重效应,这是安顺市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山地现代高效特色产业的一个生动体现。进入“十二五”以来,安顺市将蔬菜、茶叶、精品水果、中药材、烤烟、优质粮油和生态畜牧业七大产业作为农业产业结构的重点产业来抓,充分利用山地资源,按照“四大块面”布局,强力推进“点、线、面”三位一体的农业结构调整,做大做强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优势农产品。为推进农业产业发展,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加快茶产业、蔬菜产业、生态畜牧业的意见,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相关产业支持。在投入力度上,市级财政自2014年在原有每年3000万元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资金的基础上,每年拿出2000万元奖补资金用于推进农业园区结构调整和园区创建工作。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下,紫云“抓特、扶优、突弱”工作和“一园两带四区”建设、普定“7条农业经济产业带”和“4朵金花”及“5541”工程建设、“红瓦绿蛋”生态牧养蛋鸡模式、沪昆高速产业带25度以上坡耕地生态建设模式等新的特色和亮点不断涌现。

     平台:示范园区建设

    基础设施差、石漠化严重,导致关岭自治县普利乡成为贫困县里的一类贫困乡镇。人穷志不穷,多年来,该乡干部群众一直致力于改变贫困的面貌。2014年,变海拔高、地广人稀的环境劣势为发展牧养的生态优势,建立了普利乡山地综合农业开发产业园区。通过园区的发展,使该乡在2014年顺利实现了一类贫困乡镇“减贫摘帽”。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普利乡呈现出的高原胜景,是安顺市大力发展山地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一个缩影。2013年以来,全市上下通过充分整合发改、财政、农业、扶贫、林业、畜牧、水利、国土、交通等部门各项涉农项目和资金,多形式、多渠道投入农业园区建设。2014年全市13个省级农业园区完成投资32亿元,实现产值35亿元。普定沙湾“农业大观园”、紫云火花乡“田田蔬菜园”、西秀区“西部新秀、黔中菜都”示范效应不断增强。关岭和镇宁两县充分利用“地形气候”打造 “低热河谷农业”和“库岸经济”、平坝优质米、黄果树观光农业等发展活力不断显现。

    在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取得成效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把“乡乡镇镇建园区”作为贯彻落实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在关岭自治县调研时提出的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指示的切入点。目前,全市已有50个乡镇初步创建了具有现代山地高效农业发展特征的乡级农业园区(示范基地)。镇宁自治县大山镇“生态牧养蛋鸡基地”、六马镇“蜂糖李专业镇”、紫云自治县坝羊乡“生态茶叶专业乡”、达帮乡“山地葡萄专业乡”,普定县化处镇的“特色蔬菜”和“朵贝茶叶”已成为山地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典型。

    动力:深化农村改革

    为积极探索“放活土地经营权”的有效模式,普定县先行先试,于2014年8月7日向试点企业普定县思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发放了全省第一本《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证》。该企业以土地流转经营权为抵押,获得了普定县农村信用联社贷款900万元。

    此举为推动农村资本有形化、实物化,扩大农村有效担保抵押物范围,破解农业发展资金难问题迈出了重要一步。

    安顺市始终把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作为发展山地高效农业的强大动力。目前,各级农业部门切实把积极引进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深化农村改革,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突破口来狠抓落实,涌现出了平坝县鼎兴农民专业合作社、西秀区刘官乡的种植大户何少文、普定县罗伟家庭农场及思源现代农业公司等一大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已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1275个、家庭农场16个,注册资金达到19.62亿元,其中获农业部等九部委评定为全国示范合作社达9个。

    在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的过程中,创新扶贫、招商引资、土地流转、融资、产业化经营等模式,探索出了普定县猴场乡筹集建立乡级扶贫发展基金并实行滚动使用的精准扶贫猴场模式、白岩镇土地流转经营权融资贷款模式,推进农村金融改革,通过创建信用县、信用乡镇,推进农信社进村建立支农金融服务站,极大地促进了农民群众的商品经济意识和发展致富观念的转变。

     出路:产业化发展

    2011年以来,安顺市把安顺金刺梨作为安顺的特色产业推广种植,到2014年全市种植面积接近20万亩,进入挂果期的金刺梨产量近500万斤。随着金刺梨进入挂果期的面积逐步增大,产量必然也随之增长。为了畅通销售渠道,形成产业链,安顺市引进4家金刺梨产品加工企业入驻,改变以鲜果销售为主的单一业态模式,探索出一条销售和深加工多元化发展的产业之路。

    产业化发展,是山地现代高效农业发展的一个必然归属。目前,安顺市有1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72家,建成了以柳江、百灵制药为代表的国家级2家、省级34家、市级145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建成8个国家级、27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养殖场。建成共60个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及产地批发市场。平坝县黔中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10亿元,有效带动周边农户种养业发展。普定县通过集中流转土地、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开展规模化集约经营,全方位推进发展现代农业,建成了7条特色农业产业带,并引进了煜兴、元贞等金刺梨加工企业及夜郎蜂业等一批加工企业,呈现农业产业“接二连三”的发展态势。

    这种通过强化企业、基地、农户联动机制,使安顺市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农业产业向现代化、高效化发展。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为“十三五”规划打基础的一年。在全市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安顺市山地高效农业初步确定“十三五”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每年16000元以上,“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20%左右。全市贫困县乡实现“减贫摘帽”,基本实现农村全面小康。

    回眸过去:高原沃土铸就辉煌;举目远眺,黔中大地续写华章!(古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