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了山川 富了百姓

23.06.2015  13:45

 

 

绿了山川 富了百姓

——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并进的贵州实践

 

  十年前,地处麻山腹地的紫云自治县达帮乡,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乡,这里的百姓守着“青山”受穷,生活十分困苦。

  十年后,记者再次来到这里,只见山头、坡地、门前、屋后,到处都种满了葡萄。绿荫下,串串葡萄青翠欲滴,俨然走进了“葡萄王国”。

  “一亩葡萄收入有五六千元呢!”6月8日,在达帮乡兴合村,说到自己种的20余亩葡萄,53岁的村民万安全很是开心,“1亩葡萄园大约需30株苗木,可得政府补助1800元。” 

  地处偏远的达帮乡,是紫云自治县最为贫困的乡镇之一。但这里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7%,可开发利用荒山荒坡面积2.6万余亩。最高海拔1295米,最低海拔620米,是发展水果、蔬菜等种植业的理想之地。

  2013年底,达帮乡在“生态富乡”发展战略的指引下,立足实际,确定把葡萄作为扶贫产业的重要项目来抓。2014年年初,全乡就发展了8000亩葡萄,并建成省级示范园区——紫葡萄山地特色农业示范园区。

  短短一年多时间,全乡已发展葡萄1.2万亩。达帮乡党委书记彭传刚说:“立足生态优势,我们的目标是,今年内力争种植1.5万亩,实现人均1亩葡萄。到2018年,实现1.2亿元的产值,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

  贵州山多地少,生态优美。靠山吃山,成为贵州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

  牢牢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贵州坚守生态与发展共进,将生态建设、石漠化治理寓于扶贫开发之中,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海雀村,地处云贵高原乌蒙山区岩溶贫困地带,是贵州赫章县最边远的一个村,也是全省扶贫开发重点村。这里山高坡陡,土地破碎。为了生存,过去村民毁林开荒,在生态极其脆弱的山坡上,将玉米从山脚种到山顶。但总是“种一坡、收一箩”,一方的水土养活不了一方的人。

  决战贫困,从改善生态开始。上世纪80年代,眼看村子“越垦越荒、越荒越穷”,时任海雀村党支部书记文朝荣决定带领大家把种玉米种土豆的坡地“退”出来种树。他坚信,一年一年地栽,一片片地种,村里的30多个山头总能成林。1987年冬天,在文朝荣的带领下,海雀村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植树造林。

  短短3年,文朝荣带领村民们种下了1.16万亩华山松和马尾松,村子周边的荒山秃岭开始披绿。后来,政府实施退耕还林,海雀村的山林面积增至1.34万亩,村民人均14.3亩。据估算,现在海雀村的万亩林场经济价值4000多万元,全村820人,人均近4万元。曾经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绿色银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到5460元,贫困人口从730人降到250人。 

  近年来,在生态文明理念的引领下,贵州立足山地资源禀赋,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布局,着力打造油茶、核桃、中药材、草地生态畜牧业、蔬菜、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十大扶贫产业。在武陵山、乌蒙山、滇桂黔石漠化三大片区,梯次推进,建起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具有鲜明贵州特点的现代高效农业扶贫示范园区,探索出山地扶贫开发新模式,引领农民走上稳步脱贫可持续发展致富路。

  种草涵养水土,养羊致富农民。黔西南州晴隆县是贵州“贫困+石漠化”的典型代表。从2001年的2006只波尔山羊种羊起步,目前全县种草48万亩,有1.68万户养羊53万只。山变绿了,生态明显改善了,农民的腰包也鼓了。

 

  晴隆草地生态畜牧业产业化扶贫模式,已在贵州54个县广泛实施。仅2014年,全省就种草10.15万亩,覆盖项目农民1.37万户。项目区农民仅种草养畜一项,年人均收入就超过4000元,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三赢”。

  石头缝里种花椒,荒坡变金山。安顺市关岭自治县板贵乡曾是贵州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极贫乡。从1997年起,当地开创了“坡改梯+绿色经济作物+水利+科技”的综合治理模式,种植花椒。如今,白花花的石山披上了绿装,石头缝里长出了花椒,果实累累。目前,花椒种植面积超过3万亩,年产值达6000多万元。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是贵州将生态建设寓于扶贫开发之中的又一个亮点。2012年6月,贵州正式宣布启动新中国成立以来贵州规模最大的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在9年内把200万贫困群众搬出生活条件恶劣的深山区、石山区和石漠化严重地区。

  铜仁市松桃自治县迓驾镇马安村,全村150户人家散落在深山里居住,交通、吃水都是大麻烦。

  2012年,扶贫生态移民搬迁的消息传来后,黎静家第一批就报了名,填了申请表,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就搬进了两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新房。“过去住的地方,是地质灾害频发的大滑坡地带,全家老小就挤在3间木房里。现在搬到这里,既安全又方便。政府不仅贴钱给我们建房子,还教我们经商致富,全家人都高兴。”黎静露出了灿烂的笑。

  目前,贵州已通过扶贫生态移民将42万人搬出了大山。“把农民从生态脆弱山区搬迁出来,可实现农民脱贫、生态修复的一举两得。”省水库和生态移民局一位负责人如是说。

  如今,贵州的山更“绿”了。2014年,全省森林面积达1.295亿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9%,石漠化面积扩大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贵州深入实施《贵州省生态建设水利建设石漠化治理综合规划》,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珠防、长防和退耕还林、封山育林等生态工程,力争用三年多的时间全面完成现有1042万亩宜林荒山的绿化,用三年多的时间使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

  贵州的百姓更“”了。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0年的3472元提高到2014年的6146元,年均增长15.3%,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10年的3153元提高到2014年的5909元,年均增长17%,比全省平均高1.7个百分点。

  希望在山,致富在山。一个山绿民富的贵州,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向希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