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涌“金州”生机盎然

15.06.2015  13:08
    本报记者 黄诚克

  黔西南州素有“金州”之誉。

  4年前,刘树军和伊亚莉从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草业科学专业毕业后,来到黔西南州晴隆县,成为县草地畜牧中心员工。

  作为国内顶级科研机构毕业的硕士研究生,这对80后夫妇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自愿到偏远的贵州大山里安家落户当起“羊倌”。谈到当初的选择,小两口告诉记者:这里快速发展的生态草地畜牧业,让我们找到了干事创业的舞台。

  两人到晴隆工作的4年时间,县里办起了羊肉加工厂,还培育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种羊品牌——晴隆羊。刘树军、伊亚莉夫妇不仅很快成长为技术骨干,也亲身参与和见证了一个产业的快速崛起。

  从简单种草养羊到精深加工和品牌培育,晴隆已然成为南方草地畜牧业发展的标杆,在收获了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双重效应的同时,撑起了当地发展的一片天地。

  作为石漠化程度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黔西南州石漠化面积达到754.4万亩、潜在石漠化面积317.1万亩,分别占国土面积的29.9%和12.6%。2008年,全州8县市全部列入全国首批100个石漠化综合防治试点县。去年,黔西南州整州列为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试点,今年又入围全国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坚守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正在奋力赶超的黔西南州以生态文明为引领,把生态治理、扶贫开发、石漠化治理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石漠化山头绿起来:

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今年春节刚过,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兴仁县两万多亩荒山就种上了五星枇杷树苗。“这些枇杷树四到五年进入丰产期,到时我们的收入增加了,这些光秃秃的荒山也变绿了,真是一举多得啊!”在自家荒地里种下了枇杷树苗,兴仁县城北社区锁寨村村民梁德惠也种下了美好的期待。

  2014年7月,省委书记赵克志到黔西南州考察时,作出“工业经济活起来、城市人口多起来、高效农业搞起来、旅游经济旺起来、石漠化山头绿起来”的指示。根据赵克志书记指示精神,黔西南启动生态文明示范州建设暨“石漠化山头绿起来”三年攻坚计划。根据规划,到2017年,全州造林200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从目前的47.32%提升到53%以上,全州所有可造林绿化宜林荒山荒地、25度以上坡耕地和山旁、路旁、水边、零星空地全部绿起来。其中,坡耕地主要种植枇杷、无籽刺梨、核桃、芒果、柑橘、板栗、樱桃等经果林,灌木林地及荒山主要种植栾树、杉木、柏木、车桑子、杉木等树种,实现石漠化区域植被全覆盖,逐步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共进、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今年4月,黔西南州委书记张政在调研“石漠化山头绿起来”三年行动计划推进情况时,提出通过大力植树造林,打造绿色银行,向大山要效益,实现“以树为纲、绿色小康”。

  各地立即行动,通过干部带领老百姓种树,引导发展林下种植养殖等,带动群众增收脱贫,以林下经济为主体的生态产业在黔西南州迅速兴起。

  兴仁县将绿化造林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抓手,以发展生态产业促进全县经济转型;册亨县去冬今春完成造林面积10万余亩,其中已调进珍稀树种海南黄花梨树苗7万株,在丫他镇、巧马镇完成珍稀树种海南黄花梨种植1800亩,引进林木及林产品加工企业72家,桐油加工企业6家,油茶加工企业2家,全县林业产业再迈新台阶;普安县高棉乡围绕种核桃、茶叶,探索用材林及林下种草,林下种药,林下养鸡、养兔,走出了一条山地立体循环经济新路。

草地生态畜牧业转型升级:

南方草都呼之跃出

  “以前放养,散养的黑山羊到处吃草,破坏植被。实行种草圈养后,羊的生长速度快,产羔率高,投入少效益高。”对比散养与圈养利弊,册亨县威旁乡岜院村养羊户张芝桥感触至深。

  从满山遍野的散养,到集中种草圈养,带给黔西南州草地生态畜牧业的,不仅是饲养方式的变革,更是产业转型升级的见证。

  摒弃靠天养畜的传统畜牧业经营观念,册亨县实现了“像养猪一样养羊”,并有效利用起当地的甘蔗产业尾叶,给百姓带来金山银山,又护住了绿水青山。

  黔西南州生物资源多样,牧草资源丰富,全州有400多万亩草山草坡,每年有1000万吨农作物秸秆和17万吨蔗尖蔗叶,为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提供了充足的饲草饲料。

  结合山多地少、特色养殖历史悠久的实际,该州提出把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和突破口,在促进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提高草地植被覆盖率,进一步保持了水土,石漠化得到了有效治理,促进了生态环境逐渐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

  借鉴产业化治理石漠化,岩溶山区高海拔地区种草养羊的晴隆经验,黔西南提出举全州之力大力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因地制宜,围绕“”产业,做大“”文章,引导百姓扩大种植规模,把草产业做精、做大、做强,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链条,形成品牌,奋力打造“南方草都”。今年,全州将新建改良草地70万亩,到2017年,全州累计新增草地260万亩,其中人工草地110万亩,改良草地150万亩,全州草地总计达400万亩。

  在加大饲草饲料基地建设,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黔西南州还依托海权肉羊加工厂等龙头企业,实现“种、养、加”一体化发展和“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海权肉羊加工厂是集屠宰、排酸、分割、真空包装、速冻、冷藏为一体的肉羊加工厂,设计生产规模为年加工肉羊120万只,预计年产值7.8亿元,可提供就业岗位600余个。

  根据规划,到2020年,全州基础母羊存栏210万只,羊存栏300万只、出栏270万只,基础母牛存栏90万头,牛存栏120万头、出栏50万头,生态畜牧业生产总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可望提升到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