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 用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制造

08.05.2015  22:45

原标题:中国将推动工业绿色低碳转型 用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制造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王全文 实习记者 田未):中国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意见提出要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将生态“标杆”嵌入发展的全过程。其中,生产方式的绿色化发展备受关注。在8日举行的中国工程科技论坛上,工信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把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业强国的着力点。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整体水平明显改善,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大国。在500多种主要的工业品当中,有220多种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位。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造纸等六大行业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不过,资源和环境的约束日益成为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工信部副部长毛伟明在论坛上表示:“我国工业发展依然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模式,工业仍然是消耗能源资源和产生排放的主要领域。据初步核算,2014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42.6亿吨标准煤;原油进口3.1亿吨,占国内消费量的59%;铁矿石进口9.33亿吨,占国际贸易量的69%,资源能源的瓶颈制约问题日益突出。

此外,中国制造业总体上还处于产业价值链中低端,面对新的国际贸易环境,工业行业亟需加强节能环保和绿色低碳水平,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毛伟明介绍说:“我们要主动适应新常态,把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可持续发展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着力点,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大幅提高工业绿色化、低碳化水平,加快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在接受环球资讯记者专访时认为,绿色技术是绿色制造的支撑和引领,要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必须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他举例介绍说:“像大气污染的治理、水污染的治理,包括固体废弃物的治理,都需要科技的支撑。造纸废水的零排放,如果技术上我们取得突破了的话,将来对于治理水污染是一个很好的技术支撑,能够彻底解决造纸对水污染水质的影响。现在在零排放方面已经有一些技术创新,可以把污水闭路循环,不断地在生产厂内进行深度处理、循环利用,不再向外界的海水河水之中排放污水。

据透露,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了工业绿色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钢铁、有色、石化等六大行业规模扩张趋势得到有效控制,产业结构调整见成效;流程制造业的功能更加绿色科学,拓展为具有“优质产品制造、能源高效转换、废弃物处理-消纳及再资源化功能”三大功能,来促进工业绿色化发展。此外,六大行业总耗能占工业能耗比例下降到55%,污染物排放降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