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馈赠 

14.07.2015  11:45
  绿色是生命的本色,是生态系统生机勃勃的自然展现。

  在这片上天赐予的土地上,建设生态贵州幸福贵州的序幕已然拉开,等待着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去绿化“”,扮美“”,等待着你我共同书写更加感人更加壮丽的绿色故事。尽管不舍,但为了再见面时的更加精彩,我们的绿色故事本期后就暂告一段落。

  依托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生态产业。这是本期视点的主人公们共同的特点。

  不管是一生研究云雾鸟王茶的宫光华老人,还是在蓝莓林里养思州黑鸡的杨胜文,抑或是在什么岗位上都痴迷养蜂,并用蜂业带动一方致富的田井贵,作为我省最普通最基层的百姓,他们用自己绿色的生产方式赋予了生态文明新的内涵——人的生存价值向生态价值转型,社会正在步入人与自然和谐共赢的绿色发展道路。

  这就是我们理解的“生态文明”,绿色生态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为金山银山。

  云雾山上的绿色情怀

  北有茅台,南有毛尖。这毛尖,便是黔南州的都匀毛尖茶。

  黔南地处云贵高原南部,海拔高,云雾多,无污染,是名优茶盛产地。都匀毛尖茶是黔南茶叶中的精品,也是贵州绿茶乃至中国绿茶的代表。

  而毛尖中的极品,又非鸟王茶莫属。鸟王茶代表云雾茶参加过各种品评大会,斩获了诸多荣誉,是中国唯一具有碑文记载的贡茶。

  然而,有谁知道,云雾山上的鸟王茶曾一度濒临绝迹。是一位对茶有着特殊感情的老人,隐居深山数十载,对其进行研究、培育,才有了后来的重放异彩。他就是曾经身为省政协委员、贵定县政协副主席、高级农艺师的宫光华老人。

  早年在大学专攻茶专业的宫光华老人,毕业后分配到威宁工作期间,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上研究栽培出来的香炉山茶,曾受到周总理高度赞赏。

  年轻时,宫光华老人家曾害过火眼,他试着用鸟王种敷了一只眼,用江浙茶敷另一只。结果发现,用鸟王种的那只眼消炎很快,而用江浙种的那只却迟迟未消。在宫光华老人看来,贵州最好的茶在黔南,黔南最好的茶产在云雾山上,鸟王种是祖先千百年来留下的一个地方品种,鸟王茶的生长地云雾山终年云雾缭绕,那些背靠云雾、面朝阳、背夕阳、日照短、阳光散射强的山坡上,最适宜鸟王种这样的名茶生长。鸟王茶在这里繁衍生息了千万年,采云雾之精华,吸纳天地灵气,因而有了不同凡响的品质。

  有了优质树种和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如果后期制作工艺跟不上,鸟王茶还是难以成为茶中极品。宫光华早年编的一首山歌,很生动地描绘了其制作工艺的特点:“雀子开声忙上山,采到九点就返还。嫩采鸦雀嘴,高温杀青,轻炒轻揉搓成团,慢火烘干尽提毫。

  因为长期在鸟王蹲点研究鸟王茶的生长和制作工艺,宫光华发现当地老百姓千百年来养成的生活习惯,恰恰是制出好茶的根本原因。由于采茶的基本上都是妇女,她们在9点以后还要回家做饭吃了去做其他农活,所以必须在天刚麻麻亮也就是雀子开声时就上山采摘。如此一来,正好错过了9点钟之后的太阳,采出来的芽头已经吸收积蓄了一个晚上的能量,营养非常丰富。而9点以后光合作用加强,芽头在头晚积累的物质就被消耗了。

  又因为鸟王茶很珍贵,不能乱采,只采一芽一叶初展的芽头,也就是在其刚形似鸦雀嘴时采摘。等到中午11点钟左右,老百姓都吃过饭了,就开始用煮饭后的火温炒茶,杀青之后把木柴一退,便把采摘来的茶撒在锅上,利用炭火的余温慢火烘干,然后用簸箕盖住去干农活,到下午六七点回来茶就好了。经过这种纯手工制作出来的鸟王茶,呈现出来的清香、嫩香,是非常了不得的香型,不仅味道特别好,内质也特别丰厚。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鸟王当地的老百姓自己都没有意识到,正是因为他们在物竞天择的过程中养成的生产生活习惯,造就了这么一个高品位的茶。

  鸟王茶以其独特的地方品质和神奇魅力,点缀着人们的生活,使得隔着万水千山的皇帝老儿也因为这一缕茶香,将其定位为贡茶。

  在贵定县老城区宫光华老人的家门口,有一副对联。上联:廉洁厚道立身本;下联:勤俭孝义创家业;横批:茶人之家。这副对联,从写好那天起,就一直挂在老人的门口没有换过。数十年如一日,老人用行动诠释着对这副对联所体现的精神,才有了鸟王茶的今天。已过84岁高寿的宫光华老人给笔者提起鸟王茶时,依然记忆准确,思维清晰,话匣子一打开就滔滔不绝。

  1949年10月贵定解放时,宫光华看到人民解放军纪律严明,就积极主动参加支黔,还挺身而出冒死救出两个地下党的干部。贵定剿匪结束后,组织上推荐他到贵阳读高中、读农校,正巧有几个浙农大的老师抗战期间留在贵阳教茶,让他从此和茶结下了不解之缘。1954年,成绩优秀的他又被保送到贵州农学院读大学,大学毕业后到威宁参与办庐山茶场,期间还参与制作茶叶送给周总理。1979年,他回到家乡贵定,在云雾区公所工作。

  宫光华原本以为,回到云雾区能让自己所学专业有更大发挥舞台。哪知事与愿违,由于性格耿直不愿阿谀奉承,个别领导对他提出的发展鸟王茶建议不予理睬。眼见鸟王茶濒临绝种,他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又向组织递交了调动申请和关于云雾鸟王茶的调查报告,这才如愿以偿回到云雾山上。从此,他一双解放鞋、一个竹斗笠、一包饼干一壶水,足迹踏遍云雾山,着手研究鸟王茶的种    通过对鸟王茶树的优良品种进行比较,宫光华探索出无性繁殖短穗扦插的科学方法。从1980年到1989年,他一共扦插了200万株,全部是鸟王上坝井边的原始鸟王种。在发展鸟王茶种植面积的同时,他对当地农民的传统制作工艺进行了科学总结,制定了鸟王茶的标准制作工艺。1984年,他当选为贵州省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委员,首次出席会议就提交了第59号提案,希望能恢复和发展“云雾名茶”,使边远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宫光华知道,要想鸟王茶能获得长足发展,还需做大量的工作。他到云雾山工作不久,当地茶园发生了大规模的茶毛虫危害。他不主张施用农药灭虫,而是研究发明了一种土办法,即是将死虫子的尸体舂成浆兑水,再用喷雾器喷洒,连着喷洒了3天,终于挽救了鸟王茶。

  这以后他意识到,必须成立一个专门的科技工作室,为鸟王茶种建立起一个基因库。为此他多次找相关领导反映,希望能建立品系园,但迟迟未果。郁郁不得志的宫光华精神压抑,竟患上了肺癌。这期间他的一个儿子也罹患癌症,他仍然拖着病体长年奔波于云雾山的荒山野外,体质反而得到锻炼,一直饮用绿茶也让他身体受益匪浅。随着极品鸟王茶卖到现在的数千元钱一斤,鸟王的老百姓日子越过越滋润。

  鸟王茶成了奢侈品,退休工资只有3000多元的宫光华老人如今喝的只是普通绿茶。但他无怨无悔,因为他当初保护发展鸟王茶的目的,就是要让鸟王的老百姓脱贫致富。

  

生态养殖带富家乡

  “三年绿军装,一生绿色情。”退伍军人杨胜文,一生最大的梦想就是依托家乡岑巩县平庄镇将军山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生态产业,让父老乡亲提早过上小康幸福生活。

  4月5日,在将军山植被繁茂的山麓地带,成群的思州黑鸡在林子中追逐嬉戏,热闹非凡。咚咚……咚咚……“饲料桶的敲打声响起,顷刻间,数千只黑鸡从四面八方拼命地奔向主人。

  “这些鸡一天到晚在林子里乱窜,饮的是天然山泉水,树林是它们的‘健身房’。”杨胜文一边向鸡群抛撒玉米粒,一边给到访的客人介绍,幽默风趣的话语把大伙都逗乐了。

  杨胜文说,思州黑鸡喜欢运动,平时又在山林里捉虫子吃,肉质结实,味道鲜美,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有养生滋补的作用。

  跟随杨胜文在他近千亩养殖场里转上一圈,沿途茂密的树林、声声的鸟叫、叮咚的山泉以及鸡鸣狗吠,宛如一幅幅山水画、一支支交响曲在耳畔回荡。

  已过中年的杨胜文,是县里首批驻藏士兵,在部队当过通讯员。1993年退伍后,他先是到广州打工,后回到县城经营了三家宾馆,每年有20来万元收入。就在周边人羡慕他时,他却毅然决定放弃经营多年的宾馆,回老家创业。

  对养殖一窍不通的杨胜文,认定了国家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和将军山不可多得的自然生态资源。他不顾邻居的劝阻,于2013年年初把养殖场选在平庄镇包东村。去年2月建成后,他从四川引进黑鸡苗开始饲养。鸡苗引进后的3个月,由于连续的山区阴雨天气,加上防疫工作没有做到位,2000多只黑鸡全部患病死亡,直接损失达20多万元。

  杨胜文没有被困难吓倒,总结经验教训,他利用养鸡场的空地建起了技术室、育苗室,开始自己孵育鸡苗。当地党委政府把他作为县里的养殖大户送到广东、福建等省的养殖场实地学习,并聘请权威养殖专家手把手教他提纯、育苗技术。有了一定的养殖经验后,杨胜文利用当地土鸡和乌鸡进行大胆试验,自主培育出了思州黑鸡品种,不仅能适应高原山区的阴雨湿冷天气,而且在肉质和口感上更胜于引进的黑鸡。

  2014年,杨胜文第一批商品鸡出栏。独特的药用食补价值,使思州黑鸡的市场价格高出本地土鸡60%,摇身变成了山中“金凤凰”。

  “每只黑鸡按每斤45元的价格出售,加上出售鸡苗和鸡蛋的利润,一年有近100万元收入。”杨胜文乐呵呵地算起了养殖经济账。

  前来洽谈合作业务的人也不少。“蓝莓林里养思州黑鸡,那才是真正的‘黄金搭档’。”麻江创茗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老总杨秀军带着自己的创意先后三次来到杨胜文的养殖场。“一来鸡粪是蓝莓树生长的最佳肥料,二来黑鸡可以消灭掉蓝莓树林里的虫子……”杨秀军决定预定10万只思州黑鸡苗,在自己的蓝莓园中去放养。

  到目前,杨胜文的养殖场已投资逾120余万元,占地规模近千亩。2014年,仅杨胜文一家就出栏商品鸡6000余只。孵化的鸡苗除了满足自己养殖外,每年还可以向周边县市的养殖场提供思州黑鸡鸡苗数十万只。

  “创业初期,养殖黑鸡的山林都是家乡父老无偿提供的。”杨胜文意识到要把特色养殖业发展壮大,需要整合更多人的力量。于是,他投资60多万元申请成立了将军山思州黑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建立了思州黑鸡标准示范场,并与多家公司签订供销合同,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模式,吸纳村民参与思州黑鸡养殖。

  “没得问题,遇到什么麻烦我都会免费教你。

  谈起今后打算,杨胜文说,下一步,将依托将军山水库和万佛长廊溶洞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开发新型绿色生态农家乐,带动家乡经济发展。

  松涛阵阵,鸡鸣声声,溪水潺潺,不知不觉已近傍晚,道路两旁古树参天,绿意正浓……

  

为蜜辛苦为蜂忙

  油菜花开时节,沿河自治县思渠镇池江村原支部书记田井贵,与往年一样带着他的“好伙伴”赶赴距家100多公里的中界乡罗家寨村。

  “田老板,你又来了,今年你养的蜜蜂好像比去年多一些哟!

  “今年有150多个群,比去年多十几个群。

  “还以为今年你不来了呢!

  “怎么不来呀,这里的油菜花好得很哦!“

  田埂上和地里,巳摆放着100多个蜂箱,里面的蜜蜂,便是田井贵的“好伙伴”。

  田井贵生在一个和谐、殷实的农村家庭。父母原本希望他好好念书,将来能吃上公家饭。16岁那年,田井贵在双方父母的安排下结了婚,之后继续念书,边学习边照顾家庭,精力分散最终没能如父母所愿吃上公家饭。

  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念书期间会牵手他一生的“事业”。那是他在清溪念初二时,秀山县的几个老板来清溪养蜂,放蜂处距学校近,每到中午田井贵便去那里玩,与老板相谈甚欢,从此在心里暗暗埋下了养蜂的种子。

  18岁那年,田井贵高考落榜。心里有些失落的他自然想到养蜂。他把想法说与妻子,妻子支持他:“你既然喜欢就放手去做吧!

  1972年,田井贵开始养蜂。他先请木匠打了几个蜂桶,然后用乌泡叶将蜂桶擦扫干净后放置在附近的山上。蜜蜂闻到乌泡叶味就飞到桶里筑巢。待蜜蜂有一定数量后,他将装有蜜蜂的桶搬回家里养,虽然产量不高但一年下来也小有收获。初尝甜头的他更加坚定了最初的选择,几乎每天都奔走在山与家之间。正当他快要看到希望时,一种全国性的蜜蜂幼虫恶性传染病——“中蜂囊状幼虫病”爆发,他的蜜蜂于几天之间全部死掉。所有的努力化为乌有,田井贵陷入深深的绝望中,好在妻子一如既往地支持他,他才从失败的泥淖中很快走了出来。

  197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田井贵遇到从湖南来沿河放蜂的两个女子,交谈中得知她们养的是“意蜂”,蜂源好,价格也合适。他便买了4个蜂王4个群,并向她们请教“意蜂”养护知识,次年就繁殖了20多个群,并且每年都在增多,很快成了村里村外的致富带头人。

  谈到养蜂最辛苦的事,田井贵告诉笔者:“有花就有蜜,没蜜就喂她。”于是就有了赶花这一说。每年,他都要带几个家人或亲戚拉着蜂箱到各地去赶泡木花、荆条花、油菜花、柑橘花等,少则10多天,多则一个月,走到哪里就送点蜜或蜜蜂给主人,一来二往熟了,住房租金人家也不收他的了。产的蜂蜜除了邻近村民上门购买外,就是外面电话来订购。赶完花,糖也所剩无几了。

  1994年,成了能人的田井贵高票当选村委会副主任兼会计。为了把村里工作抓好,他忍痛割爱将蜜蜂全部卖掉。由于业绩突出很得民心,他先后任过村长、村支书。2011年,妻子、儿媳见他对养蜂还有深厚感情,便鼓励他继续养,田井贵想到土地已全部种上柚子了,闲着也是闲着,便爽快地答应了。于是,小儿子出4000元买桶,大儿媳出9000元买蜜蜂,他只管养。

  2014年,田井贵因身体等原因在村级选举中主动让贤后,一门心思又放在了他的养蜂上,从30群到130群,再到150群。在他的带动下,很多村民也开始养蜂。注册资金500万元的 “沿河思渠镇池江村银桐峡蜜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成立了。如今发展成了6个蜂场,200多个群,原来的单打独斗变成了抱团发展,极大地提高了村民的养殖积极性和经济收入。

  对合作社的发展情景,今年60岁的田井贵很是看好。他表示将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今年拟发展到200个群。“合作社拟发展到400个群,村民们会很快就会富起来。

     图片摄影 王秀昌 杨正权 陈顺